哥本哈根的碳利剑
哥本哈根有的不只是童话,还有一把碳利剑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是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话语权,将碳与地球变暖炒热,进而制定碳经济规则的一场表演。之所以称之为表演,而不是会议,是因为:如果建立碳标准,为什么不等气候恶化到发生电影《后天》里这样的杯具之后再推出呢?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利害关系:建立起碳排放,将对碳排放大国进行制约,而现在的中国,将来的印度,巴西,将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这几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结构将注定这几个国家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承担全球的加工生产工作,即所谓的“世界工厂”职能,这决定了将不可避免有大量的碳排放。而成为“世界工厂”对于一个大国通往工业化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欧美目标很明确: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因为他们再也受不了出现第二个日本了。
或许有人说:中国会抵制的呀。
问题是:有用吗?
我敢肯定地说:在这场show发生之前,中国的抵制行为已经被计算在内了。他们开这次大会,目的完全不是立即就建立起什么国际碳排放协议,而是引出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抵制。无论中国等国如何强调欧美过去的排放无度,只要中国等国一宣布抵制,即不合作,那么世界舆论便对中国形成不利。
近期会有新动作,那就是:贸易战。
看看中国,这种单位高能耗产出的产品,将遭到世界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反感,大到钢管轮胎,小到纺织品皮鞋。都是高能耗的产品,会遭到西方媒体的浓墨重彩的抹黑,这种舆论的不利可不是几个“中国制造”的广告能够挽回的。
随之到来的将是各种对高能耗产品征收碳关税法案的通过,极其变态的贸易壁垒将会被建立。
然后呢?中国的出口将面临极其致命的打击,对照国内的消费能力,民营出口企业是死定了。
大量的信贷,使得国有化加剧,国企大量收购民企。进一步使得中国低收入者的收入恶化。国家除了投资投资再投资,只有从飞机上扔钱下来才能把钱塞给穷人了。
国际企业将工厂搬到拥有足够碳排放权的国家。外资撤离。
改革开放30年的为数不多的民间成果,将尽数化为灰烬,中国只剩焦土一片,以及头顶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握了新的碳排放经济规则,建立起新的碳华尔街。继续他们的辉煌统治.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