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采谈“抓纲治国,纲举目张”
文章围绕抓纲治国战略,深入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社会性质和管理的影响,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性,提出实现科学发展与复兴中华的关键路径。
毛主席曾经说过:“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就是纲。”他老人家进一步说:“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1977年4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面落实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
抓纲治国,纲举目张,这个战略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它的解释,我认为是不够深入的。要把这个问题看得透彻,不把它放到生产关系中去是不行的。
马克思认为:所谓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是生产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所有,谁就是主人,谁在社会关系中就处于支配地位。
在原始社会,实行以氏族为单位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氏族成员是生产资料共同的主人。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劳动者的人身。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的主人。
在封建社会,领主(或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或农民)。作为统治阶级的领主(或地主)是社会的主人。
在官僚主义社会(或者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代表国家行使此项权力的是政府。官僚阶级是社会的主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是社会的主人。
在官僚资本主义社会,官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大官僚、大官僚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是社会的主人。
在殖民主义社会,国内反动的统治阶级与国外列强相勾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国内反动的统治阶级与国外列强是殖民主义社会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人民是生产资料的真正主人。代表人民行使此项神圣权力的是享有最高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辅之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广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联合起来,共同成为社会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
现在,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纲的问题,就应该清晰多了。
所谓的纲,其实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那么什么是目?
我在我的《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里提到:“综合人类社会所有的事情,无外乎这么两种:一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二是怎样服务的问题。决定前者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后者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在该所有制下与这种生产力水平相对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财产分配制度。”这里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纲;这里谈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目。
那么,纲与目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把它放到生产关系中,放到社会的基本矛盾中。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对前者又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我以为,由于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所以,所谓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归根结底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亦即所谓经济基础的问题,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换句话说,经济基础的问题,就是纲的问题。而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其实就是社会管理体制和财产分配制度等的问题,是目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纲决定目。反过来,目对纲又具有反作用。抓纲治国,纲举目张,由此而来。
正确认识纲与目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意义重大。
第一、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社会性质。这个社会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就看它的所有制结构。一眼就能识出。
第二、它告诉我们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极端重要性。任何统治阶级都以占有生产资料为最终目的。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官僚阶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买办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所谓的阶级斗争,只是各方为争取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其衍生权力的外在表现。根子还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破除生产资料的少数剥削阶级的私人占有制,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共有制,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就不可能实现什么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第三、无产阶级要想成为社会的主人,首要的任务是打碎旧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取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而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革命的无产阶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永远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
第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有制下,生产力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中所有制以外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分配制度。比如在保持公有土地下的个人承包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在保持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制性质的基础上实行的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现代企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范畴。社会主义可以是大民主、大合作、大生产,也可以是小民主、小联合、小生产,管理体制而已。那种认为生产力不发达,必须实行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的认识不仅是错误的,更是反动的。
第五、相对于奴隶制主义、封建制主义、官僚特权主义,生产资料与公民个人直接结合的资本主义有其进步意义。尤其在生产力尚且不发达地区,这样的结合又有其现实意义。但是,相对于生产资料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领域,资本主义又表现出了他固有的局限性。为此,我主张实行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辅之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实行民主的管理体制,体现公平、正义与人道的分配制度,高举新民主主义的纲,张新民主主义的目,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抓纲治国,纲举目张,这个战略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它的解释,我认为是不够深入的。要把这个问题看得透彻,不把它放到生产关系中去是不行的。
马克思认为:所谓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是生产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所有,谁就是主人,谁在社会关系中就处于支配地位。
在原始社会,实行以氏族为单位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氏族成员是生产资料共同的主人。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劳动者的人身。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的主人。
在封建社会,领主(或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或农民)。作为统治阶级的领主(或地主)是社会的主人。
在官僚主义社会(或者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代表国家行使此项权力的是政府。官僚阶级是社会的主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是社会的主人。
在官僚资本主义社会,官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大官僚、大官僚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是社会的主人。
在殖民主义社会,国内反动的统治阶级与国外列强相勾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国内反动的统治阶级与国外列强是殖民主义社会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人民是生产资料的真正主人。代表人民行使此项神圣权力的是享有最高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辅之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广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联合起来,共同成为社会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
现在,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纲的问题,就应该清晰多了。
所谓的纲,其实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那么什么是目?
我在我的《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里提到:“综合人类社会所有的事情,无外乎这么两种:一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二是怎样服务的问题。决定前者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后者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在该所有制下与这种生产力水平相对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财产分配制度。”这里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纲;这里谈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目。
那么,纲与目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把它放到生产关系中,放到社会的基本矛盾中。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对前者又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我以为,由于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所以,所谓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归根结底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亦即所谓经济基础的问题,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换句话说,经济基础的问题,就是纲的问题。而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其实就是社会管理体制和财产分配制度等的问题,是目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纲决定目。反过来,目对纲又具有反作用。抓纲治国,纲举目张,由此而来。
正确认识纲与目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意义重大。
第一、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社会性质。这个社会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就看它的所有制结构。一眼就能识出。
第二、它告诉我们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极端重要性。任何统治阶级都以占有生产资料为最终目的。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官僚阶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买办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所谓的阶级斗争,只是各方为争取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其衍生权力的外在表现。根子还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破除生产资料的少数剥削阶级的私人占有制,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共有制,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就不可能实现什么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第三、无产阶级要想成为社会的主人,首要的任务是打碎旧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取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而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革命的无产阶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永远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
第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有制下,生产力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中所有制以外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分配制度。比如在保持公有土地下的个人承包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在保持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制性质的基础上实行的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现代企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范畴。社会主义可以是大民主、大合作、大生产,也可以是小民主、小联合、小生产,管理体制而已。那种认为生产力不发达,必须实行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的认识不仅是错误的,更是反动的。
第五、相对于奴隶制主义、封建制主义、官僚特权主义,生产资料与公民个人直接结合的资本主义有其进步意义。尤其在生产力尚且不发达地区,这样的结合又有其现实意义。但是,相对于生产资料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领域,资本主义又表现出了他固有的局限性。为此,我主张实行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辅之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实行民主的管理体制,体现公平、正义与人道的分配制度,高举新民主主义的纲,张新民主主义的目,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