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双轨制与中国特色主义单轨制
哥本哈根气候问题会议,各国元首、领导们的作秀表演结束了。
不会有嘛结果,这是本人预知的。
当然也有出乎本人意料之外未知的,那就是在哥本哈根气候问题会议上,发展中国家要求施行双轨制。本人觉得有点意思,有点意思的原因是这让本人想起了在我们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双轨制是一个不公平的代名词(下有附文说明),这些发展中国家怎么一到国际上就拿起在我们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这不公平的双轨制东东,又说这样是公平的了呢?
有必要介绍一下中国十年前的废双轨制的历史经过。中国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企业只有国营企业与集体企业,没有私营企业,更没有外资企业。改革开放后有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这就形成了姓公的企业、姓私的企业、姓外的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情形。三种企业对应的有三种政策法规的三种待遇,这三种待遇就是当时的中国的双轨制,应该说当时姓私的企业感觉待遇最差。
不过,大概因为姓私的企业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于是乎就有改革理论专家出来呼吁“废止双轨制,施行单轨制”了,于是乎很快地中国就完成了“废止双轨制,施行单轨制”的改革。之后大约十年以来,姓私的企业如鱼得水,姓公的企业日薄西山,直至最近终于国有企业“老板”的李荣融主任大人也扛不住了,宣称:未来民企肯定会收购兼并国企。
看看单轨制多好呀,能让咱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能让毛共党的公有企业破产倒闭被贱卖,无产者失去生存保障。这个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单轨制经验应该象中国的孔子学院一样到国际上大加赞扬大力推广。
本人就纳了闷啦:在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里,双轨制是不公平的象征;怎么到了国际上又成了公平的道理了呢?是因为特色主义中国还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还是因为特色主义中国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是这双轨制又成了公平的道理呢?
据悉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历史原因;另一个是发达与不发达的原因(也就是富有与贫穷的原因)。
这个历史原因就是说:发达国家工业化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排放污染时间长、总量大,应该在世界气候问题上负更大、更多的责任。
另一个发达与不发达的原因就是说:发达国家富有,不发达国家贫穷,你富国就应该给穷国拿出相当数量的钱,帮助穷国治理穷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你说这个两个原因有没有一些道理?本人认为,不能说这两个原因没有一些个道理。但发展国家认为是这个理,发达国家却没认这个理。于是乎,哥本哈根出界气候大会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的互相指责中以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不光彩的落了幕。
到底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孰是孰非,本人以为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解决一个大前提的问题。这个大前提的问题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是:你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世界观林林总总,但最有意义的、最主要的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另一种是私产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这共产主义世界观对于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79年以前的时代曾经拥有国学地位,显赫一时至家喻户晓的程度,虽然现在被妖魔、被边缘化了。
简而言之:
共产主义世界观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原本天然属于所有人,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同分配、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等等。
那私产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原本谁也不属于,谁先占有归谁所有;谁先开发利用归谁所有;谁实际控制一定时效归谁所有;谁先发明归谁所有、、、、、、等等。
现在有了这两种世界观来作大前提,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孰是孰非问题就可以有解了。以共产主义世界观作大前提,则显而易见是发达国家做的不对;以私产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作大前提,则不发达国家做的不对,不应有非分之想,做的不对;试想:人家辛辛苦苦挣的钱凭什么白白送于你?人家辛辛苦苦研发的环保技术凭什么会无偿的送于你?难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致理名言是虚假的不成?
可以想见,发展中国家应该说是带着共产主义世界观来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的,发达国家是一带着私产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来参加大会的,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想要达成所谓的共识,有谁会相信和期盼呢?我是不会相信的,所以之前根本没有嘛期盼。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虽然以发展中国家称之谓“不可接受”、被世人称之为“很不光彩”的暂告一段落,但本人以为,此大会不可接受和很不光彩结束的背后还是很有反思的价值,尤其是特别对发展中国家大家庭其中一员的,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具有反思地价值。
比如本文开始所提的双轨制与单轨制:
一个国家在国内视双轨制为不公平的制度,为什么在国际上却要求双轨制?难道这“内外不一”就是特色主义国家出来的人的特色?
比如共产主义世界观与私产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
一个国家在国内搞私产主义(资产阶级),挂羊头卖狗肉式的以特色社会主义的名义进行着,为什么在国际上以共产主义世界观作为大前提大谈共产主义国际援助精神?
这种内外不一、前后不一的行径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想它完全可以充分说明,邓氏改革开放理论是一个充满着深层内在尖锐矛盾的学说。
这就是本人对----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不可接受”、“很不光彩”的暂告一段落结果的----反思结果。
附文:
立法也要讲国民待遇:专家建议应变双轨制为单轨制
字号:大 中 小 复制网址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