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从文革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泥沼说开去

火烧 2009-12-14 00:00:00 思潮碰撞 1042
文章从文革阶级斗争扩大化问题出发,探讨毛主席思想意图与实际效果的差异,分析改革开放后社会问题的根源,强调集体主义与阶级矛盾的现实影响。

从文革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泥沼说开去

      毛主席见微知著,从刘青山张子善贪腐大案中,敏锐觉察到在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内部,工人阶级与旧的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然为革命所消灭,但阶级斗争并没有为之结束,新的官僚资产阶级会在工农政权内部 执政党内部不断滋生蔓延,愈演愈烈。这产生的原因是旧的资产阶级思想将长期在人的头脑中存在------即所有时代的人都有聚敛财富 占为己有的念头,人都有私心,这私心的存在就是私有制存在的本源,也是新生革命政权建立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根源,并且广大人民群众与官僚资本的矛盾有时会非常激烈,所以毛主席思虑再三,断然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净化心灵运动。其目的就是一要把新生的人民政权内部的官僚资产阶级苗头----社会表象就是官员贪污腐败掐灭,消灭在萌芽之中;二要努力凭借自己的领袖威望,对存在于广大群众头脑中的私心予以荡涤,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头脑,以共产主义理想取代私心杂念。

        毛主席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遗憾的是他老人家陷入了理想主义的误区。因为世间人得意识觉悟千差万别,不能寄希望于没人都成为圣人,所以儒家千百年来教人成圣成贤,始终没有大圣人出现,只是在毛主席领导的翻天覆地的大革命中,才产生了以“周毛”为代表的一批具备圣贤人格的伟大人物。像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意外获救后隐姓埋名,安居故里,不向党索取丁点名利,即是这种圣贤人格的体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了孔夫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无数的圣贤人物是在毛主席领导的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充满革命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大熔炉中产生的,他必将获得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永远膜拜。

        毛主席亲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由于他老人家当时已濒暮年,由于广大百姓无法领略毛主席的颇具远见的思想意图,是文革无可避免的陷入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泥沼,直接导致中国社会为之付出沉重的发展代价,社会思想也不禁陷入混乱,因而毛主席过世后,后继领导人倡导“拨乱反正”,对文革予以完全否定。

       拨乱反正在当时或许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意愿,但他否定毛主席确立的集体主义路线或许过于草率。因为联产承包使中国农村重新恢复到解放前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状态,“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民自私自利思想重新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经过三十年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呈现许许多多新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这些问题在解放前的中国几千年一直存在----贫富分化、黄赌毒、等。最近很多群体事件和个体事件无不昭示着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的资产阶级与广大群众的矛盾已经到达激化的程度,新的资产阶级意欲打压广大群众,直至使群众永远不得翻身、任其摆布。二者的矛盾已经接近水火不容。这现实的严峻不得不令我党警醒。

       我在高中时曾经对这样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存在“讲得通”与现实“看不通”的问题?我为此在大学中读到这样一本介绍现实的书还做了读书笔记。今日我才忽然想通: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讲得通”与对现实“看不通”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否定文革,否定毛主席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光辉思想,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阶级斗争的事实造成的。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既然否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阶级斗争,也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真正用于社会主义实践中,不能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真正的看待分析社会现实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而也就不能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对我们的国策予以根本检讨,予以拨乱反正。必须重新审视毛主席的历史价值与地位,重新确立毛主席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重新用毛主席思想武装全国人民头脑。

        革命与建设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既可以互相促进,又可以相抵牾,只看我们的取舍决断。只要始终高举毛主席思想伟大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才可以无往而不胜。

    09-12-12凌晨4-6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