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人每天都在吃慢性毒药

火烧 2009-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文章揭示中国人日常食用的加碘盐可能含有慢性毒药,指出盐业暴利与强制加碘政策的争议,强调天然食盐的安全性及加碘盐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食盐   

     盐是我们身体中不可缺的重要成份,人不吃盐就不能生存,所以我们天天都得吃。面是人类重要的食品,千百年来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以吃面食为主,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也是以吃面食为主。如果在食盐和面里人为的添加了有毒成份,你还敢不敢吃!                                                    

    天然食盐(盐业部门所谓私盐、粗盐、海盐、有时甚至被盐业部门诬称为工业盐)成本价约100元每吨,加碘盐2600-3000元每吨,平均约2800元每吨,价格是天然食盐(私盐)的28倍!全国一年总GC销约700万吨加碘盐。盐业暴利至少189亿元!也就是说全国13亿人都吃天然食盐(所谓私盐、粗盐、海盐、工业盐)的话,一年就可以节省189亿元!相当于全国每人每年被剥削约15元。其实海盐和一般陆地天然食盐天然含碘已经足够,沿海地区人民千万年来就是吃的天然海盐,内地人民千万年来也是吃的天然湖盐井盐等盐。但利益集团为了垄断利益公然撒谎说海盐和一般陆地天然食盐中碘含量太低。                                      

   

缺碘不缺碘都要强制加碘  

   

    1995年,我国居民的尿碘中位数已达到165微克/升,超过国际组织推荐的成人尿碘中位数100微克/升这一标准。我国在1996年无区别地实行全民加碘是非常不应该的。只应当在尿碘中位数100微克/升以下的地区加碘,不应该“全民加碘”。而从1996年实行全民加碘以来,我国居民尿碘中位数已高达330微克/升,1999年我国有14个省市超过300微克/升,居民加碘盐含量也远远超过20毫克/公斤的国家规定标准。  

   

    碘过量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病人出现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高碘性甲状腺肿、碘甲亢、生殖系统病变、记忆力衰退、代谢减慢、怕冷、脱发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甲减性心脏病、精神病,还可诱发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碘过量受害者中女性约占75%。  

   

    碘甲亢典型症状: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者都有上述临床症状,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万恶的中盐集团为了盐业专营为了打击私盐,为了垄断利益(加碘加钙加锌后就有了借口卖高价,同时也便于分辨打击安全的天然盐(私盐、海盐、粗盐,即盐业部门诬称的工业盐))强制全国老百姓食用毒盐即加碘和抗结剂盐,导致全国很多老百姓尤其是沿海和南方地区老百姓因为碘摄入量过多而罹患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高碘性甲状腺肿、碘甲亢、精神病等等疾病。实际上中国只有西南西北部分山区需要补碘,其它地区根本不需要补碘。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强制在食盐中加碘(加钙加锌等)。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也没有强制在食盐中加碘(加钙加锌等)。过量添加的钙盐锌盐也是有毒的,相当于慢性毒品。据我所知,我们这里盐业部门内部人员几乎从来不吃市场上卖的加碘(加钙加锌等)盐,他们家里吃的都是生产线最前端的没有添加任何东西的天然盐。  

   在食盐中加抗结剂  

    1990年前用的还是易挥发的碘化钾,但因为碘化钾比较贵,1990年就全面使用很便宜的碘酸钾了。碘酸钾是一种化学试剂,也是一种工业原料。碘酸钾要加热到摄氏560度才能部分分解,一般的烹炒煎炸等都到不了摄氏560度,所以碘不会挥发。但因为但因为添加碘酸钾的盐易结块,所以只能加入抗结剂。另外加入抗结剂还可以防止食盐在存放中结块,易包装、卖相好。但抗结剂实际是亚铁氰化钾,也是剧毒品。亚铁氰化钾不能与食品混放。亚铁氰化钾受热分解出剧毒物,与酸反应有剧毒物生成。也就是说,炒菜、加醋或西红柿等酸性食物,加了盐,就会分解成剧毒的氰化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亚铁氰化钾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分解得到氰化钾(KCN),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颜料普鲁士蓝。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处理时须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须始终在化学通风橱中格外小心地使用。须远离强酸。亚铁氰化钾的化学式是K4[Fe(CN)6] .3H2O ,学名三水合六氰合铁(Ⅱ)酸钾。为铁和氰形成的配位化合物。俗称黄血盐。浅黄色单斜晶体。密度1.853。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在空气中稳定。加热至70℃失去结晶水。并变白色。强烈灼烧时分解而放出氮,并生成氰化钾(剧毒)和碳化铁Fe3C。与铁盐溶液生成普鲁氏蓝沉淀。用于制氰化钾(杀虫剂、烟熏蒸剂等)、铁氰化钾和颜料等。利用由煤气厂所得的废氧化物与石灰共热而得亚铁氰化钙溶液,再与碳酸钾溶液共热,浓缩结晶而制得。  

    亚铁氰化钾用于制造蓝色颜料、染料、晒图纸,用作钢铁生产的淬火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是狗肉贩子盗杀狗时常用的毒药,一小点就可以毒死一条狗。另外酱油、醋里均含盐。亚铁氰化钾在人体内具有积累作用。  

   

    中国老百姓就这样每天被迫自己花钱卖毒盐吃。中国老百姓就这样被慢性毒杀。这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比三聚氰胺还要惨千万倍!但是全国老百姓平均寿命缩短一岁全国养老金就可以少付至少几万亿,全国老百姓只要有1%的人因为碘过量得病,医院就将获得天文数字般的收入。全国老百姓只要有1%的人即约1300万人生殖系统被破坏,以650对夫妻,平均1.5孩(汉族约1.2孩,少数民族约4孩)全国至少可以少生975万人,这样一胎化的目标就容易落实多了。  

                                                         

                                     面粉  

   

     长期以来,我国面粉生产行业使用增白剂,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剂是强氧化剂而不是食品。有关专家认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让面粉的颜色越来越白,而长期食用,对人体的累积损害无法估量。多年来尽管专家、业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剂,但时至今日面粉增白剂仍然“我‘加’我素”。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粮食局再次致函卫生部《关于建议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取消过氧化苯甲酰等化学增白剂的函》,要求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意见。本月12日,记者再次就这一问题向卫生部了解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有关部门表示,目前相关评估工作仍处在讨论过程中,最终是否禁用还未做出决定。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食品添加剂,国际多慎用  

   

  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介绍,在国际上,所有欧盟成员国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这两种强氧化剂像“三聚氰胺”和“苏丹红”一样,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得用于任何食品中。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规定,过氧化苯甲酰不得用于小麦粉中,仅可以作为其他食品的加工助剂使用,其最终残留在食品中的量不得超过40mg/kg。  

  而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批准在面粉中使用过氧化钙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批准氧化钙仅限于面包中使用。美国批准的使用量是75ppm,加拿大批准的使用量是100ppm,而我国批准的使用量是500ppm!  

   

面粉里添加增白剂仅为“好卖”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谢华民对记者说,以前消费者误认为颜色越白的面粉质量越好,仅仅是为了迎合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允许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用于面粉中,随后迅速在全国面粉加工企业普遍使用。  

  据谢华民介绍,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化学物质,俗称增白剂。分子式是

C14H10O4 主要用作丙烯酸系树脂,醋酸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聚合引发剂,也可作为聚酯、环氧、离子交换等树脂生产的催化剂,也是硅、氟橡胶制品交联剂。  

  她说,我国面粉加工业是一个有着16000多个企业的行业,这个行业中蚂蚁与大象同在,绝大部分是小厂,一个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相当于400多个小企业。长期以来,只要是面粉加工厂,不论工艺多么简单,规模多小,都在用增白剂。面粉生产企业普遍的心态是,别人都用增白剂,我不用,面粉的颜色不白,卖不上好价钱吃亏。  

  北京最大的面粉生产企业——日处理小麦能力达1800吨的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建新对记者说,国家允许在小麦粉中添加增白剂,一吨增白剂12900元左右,购买增白剂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古船牌小包装面粉不添加增白剂,大包装面粉不添加增白剂不好销售,无奈按国家标准添加。  

   

使用增白剂对中国人的健康存在风险  

   

  首先,民以食为天,人民身体健康大如天。面粉添加化学增白剂对消费者健康无益,过量添加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利润,岂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  

  记者与著名营养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赵霖谈到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给消费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时,赵霖说,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毒理学》中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人类致癌物”中写道“苯甲酰过氧化物与佛波二酯相比,诱导乳头状瘤的能力比后者弱,但诱导恶性能力比后者明显高。这种致癌物不单纯有致癌作用,同时也具有引发作用。……对于具有多种作用的致癌物,称为完全致癌物”。  

  他说,食品中小剂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通常被认为毒副作用不大,但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产物苯甲酸对于肝功能障碍者有损害,可能成为导致肝癌的叠加因素。今年年初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吴孟超院士,在广州举行的“原发性肝癌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上透露,中国人患肝癌的高发年龄,已由以前的40至60岁提前到了30至60岁。 

   

  赵霖说,尤其我国肝功能澳抗阳性达1.2亿之多,而且每年还要增加大约900万人。资料表明该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要高于正常人群2至3倍。因此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对中国人的健康存在风险!  

  另外过氧化苯甲酰中还含有微量砷和铅,欧盟等发达国家1997年已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其次,小麦粉没必要添加增白剂。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调整,优质小麦产量逐年增加,品质普遍提高,面粉加工工艺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家品种“标准粉”出粉率是83%至85%,现在的当家品种“特一粉”出粉率是73至75%,面粉加工精度普遍提高,面粉里不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等化学增白剂完全可以加工出白度、精度都能满足食品制作需要的小麦粉,完全没必要添加增白剂。  

  再次,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达到增白的目的,本身还原为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不能提高或改善小麦粉的质量,反而掩盖了麸星不合格的缺陷。即使是工艺先进的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也很难避免发生局部添加超量的问题,既会影响消费者健康,又使加工企业面临声誉和经济受损等风险,所以加工企业特别是大型加工企业都普遍要求全面禁用化学增白剂。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既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也不利于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  

   

八年呼吁,禁用化学增白剂仍无效果  

   

  人类发明“三聚氰胺”、“过氧化苯甲酰”原本不是为了食用,这些化学物质的毒性在人体内积少成多,毒性也越积越大,所以“一定限量内安全”绝不应该成为非必要的添加剂被允许使用的理由。谢华民说,我国消费者已经吃了20多年的增白剂,这20年来积累在人体内的增白剂难计其数,对人身体的损害更是难以估量,这些增白剂又诱发了多少疾病,谁也说不清楚。  

  业内人士透露,占我国面粉产量约80%的最大宗产品,即25公斤包装的出粉率在75%左右的面粉,几乎都添加了增白剂。用含增白剂的面粉做油条、麻花、烧饼、大饼、杂粮馒头等等,除增加产品成本、破坏维生素,不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面粉是主食品,人们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吃一些面制品。家住中关村上地的姚女士对记者说,“我是北方人,每天主食离不开面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市场上卖的面条、馒头、大饼又没有标识,谁知道这些主食里是否含有增白剂?谁愿意把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这两种强氧化剂吃到自己肚子里?又有哪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孩子把这两种增白剂吃到肚子里呢?”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早在2001年我国面粉加工行业的65家大企业就曾联名向有关部门呼吁禁用增白剂。2008年10月29日,10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再次向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出呼吁:禁止在小麦粉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等任何化学增白剂。  

  从2004年开始,国家粮食局陆续四次向卫生部提议禁止在小麦粉中添加增白剂。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以及全国百家面粉生产企业,面对面粉加工行业滥用增白剂愈来愈严重的状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禁止在面粉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长期以来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禁用呼声也一直不断。而超标使用增白剂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国家工商总局去年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增白剂超标的小麦面粉占12%。  

   

   

               专家表示:纯天然小麦粉完全满足营养需要  

   

    “好好的面粉为什么要添加其他物质?”对于面粉中含有添加剂的问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王志敏以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他坚决反对的态度。王志敏说:“以我国目前的小麦生产技术种植出的小麦品种,磨碎加工成全小麦粉后,除白度和精细度不够以外,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在营养上和口感上的需求。”  

   

   

               记者走访:大部分饭馆用的面粉都含有增白剂  

   

    东方人的审美观向来是“一白遮百丑”,这一点也体现在对面食“相貌”的追求上。尽管近来有关面粉增白剂的争论层出不穷,但记者在一些早餐店、小吃店发现,不少消费者仍较青睐那些卖相不错、比较白的包子、馒头等面食。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链接一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政协委员冯平关于取消增白剂提案的答复  

  国质检标函[2008]657号  

  对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914号(科学技术类)提案的答复  

   

  冯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及我局管理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非常重视您的提案。我们于2008年5月6日分别致函卫生部和国家粮食局征求意见,两单位分别于5月14日和5月20日复函,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7月2日我们和全国粮油标委会秘书长当面将有关情况与您进行了沟通。根据您的建议和要求,7月28日我们再次组织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和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召开了协调会,但未达成统一意见。会后,卫生部于8月13日来函仍持不同意见。鉴此,我们将对《小麦粉》国家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 实行分类管理,强制标识,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报批稿,增加相关标识的强制内容。对添加化学增白剂的小麦粉及其制品进行强制标识,产品名称冠名为“增白小麦粉”,在产品标签和随行文件中对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用量等进行详细标注,相应的面制产品也应标注原料为“增白小麦粉”。同时,尽快将新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向国际社会通报,及时发布实施。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限制和逐步淘汰化学增白剂在小麦粉中的使用。  

  二、 广泛征求意见,尽快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卫生部门协商,从保障消费者安全,确保小麦粉质量安全出发,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小麦粉生产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尽快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有关过氧化苯甲酰的条款,取消过氧化苯甲酰作小麦粉处理剂使用。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们将及时向您通报。希望您继续支持我们,共同努力,尽快解决问题。  

  三、 加强宣贯,强化规范生产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机构,对小麦粉加工企业开展新《小麦粉》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合理、正确使用添加剂的能力,规范生产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借助新闻媒体加大对新国家标准的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安全消费,提高鉴别能力,强化全社会对面粉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督。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标准的管理,为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服务。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并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八年九月十九日  

链接二  

 冯平委员对答复的意见   

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提案者:冯平  

  提案号:1914  

  类别 B  

  承办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和食品部  

   

  一、 对办理态度是否满意?满意。  

  办案同志介绍了艰难的办理过程及相关部门的意见,积极认真,深表感谢。  

  二、 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办理结果有待商榷。  

  和“瘦肉精”问题一样,小麦粉中是否准许添加漂白剂属我国内部事务。1997年起欧盟所有成员国就禁用;美国标准虽允许添加,但因其普遍实施面粉强化,80%以上产品不加;日本一直采用双重标准,规定内销禁加。……尽管GB 2760规定可以添加漂白剂,但《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早于2000年就已经规定禁加;近年我国面粉大企业也多次呼吁国家予以禁止。      

  小麦粉中色素甚微(mg级),却要添加60mg/kg强氧化剂去漂白,首先破坏的是VE、叶酸、烟酸等营养素。全球因叶酸缺乏每年出生约20万个神经管畸形儿,其中我国10万个,竟占一半!欠发达地区民众主要从主食面粉中获取叶酸等营养素,仅仅为了面“白”而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  

  三、 有何进一步的建议和要求?  

  “漂白剂限量监管”难度大;“强制标示”作用有限。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禁用过氧化苯甲酰!  

  小麦粉中准许添加漂白剂,弊大于利。60mg/kg限量实际很难执行,2008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抽查99个样品,12个超标。对北方面粉高消费地区,应坚决禁用。馒头、面条的消费者大多是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而生产者为降低成本,原料主要采购自批发、农贸市场,不可能要求主食餐厨进行馒头包装标识,有无漂白剂市民难以知情,学校食堂不坚决禁用增白剂,会严重损害下一代健康。事关国家民族利益,希望开展广泛讨论,有关职能部门不要做出轻率的决定!

 以上是两篇转载文章,经过整理和编辑.标题有修改. 

   

大豆 大豆油       

   

    市面上有一本书解释金融危机起因,里面介绍我国现在市场上卖的大豆油多半从美国进口,中国的大豆市场和压榨油市场已经在美国掌控之中。为此中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国产大豆农业迅速萎缩农民收入更加困难,中国消费者利益越来越被置于美国垄断资本的盘剥之下,国家粮食战略安全越来越依赖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健康越来越被置于转基因大豆的威胁之下。   

  美国大豆是转基因豆,这种豆美国人自己不吃,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吃这种豆油,因为这种转基因食品吃下去对人有什么危害,现在还不是完全十分清楚。但根据一些线索分析,近年来世界流行的各种怪病,很可能与转基因食品有关,我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很有可能相当于第二次进口鸦片。而且危害还有可能超过鸦片,因为鸦片你可以拒绝吸食,但转基因大豆油太多了,你在家不吃,去食堂、餐馆吃饭,就不可避免地吃转基因大豆油。  

  根据几年来的科学研究,转基因大豆可能对人体产生以下几种危害:  

  1、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全世界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发生过食品过敏,而90%的过敏是由蛋、鱼、贝壳、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8种食物引起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其引入外部基因所以可能对人体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事实也证实了转基因大豆存在一定过敏性。  

  2、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内部系统。转基因大豆的组成物质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植物凝血素提高了约1倍,蛋白酶抑制剂高26.7%,而蛋白质和苯丙氨酸明显下降,维生素B2复合体胆碱的含量低29%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变化可能会使人体生长缓慢;转基因大豆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化学物质,它会影响人体荷尔蒙,导致人体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此外,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大豆食品与非霍奇淋巴瘤发病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3、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在人体的使用。转基因大豆中引人了外部基因,如果这些抗生素标记基因进入人体,则有可能转移到有害的致病菌中,从而使它们产生耐抗生素的能力,降低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  

  4、转基因大豆及产品可能引起跨物种感染,使人类感染动物的疾病,带来严重灾难。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特定的基因或病毒,为跨物种感染埋下了通道。尽管转基因食品引起跨物种感染的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考虑到它的破坏性之大,不得不加倍慎重对待。  

  5、转基因大豆中存在未知DNA,可能带来新的不安全。人类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很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转基因大豆很可能发生人类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当然也可能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新的风险。  

  美国大豆油生产与我国传统压榨法不同,而是采用“油浸法”炼油。所谓“油浸法”,是用6号汽油泡,然后再加温蒸发掉汽油。问题是,汽油中含有致癌的杂质,这些杂质就保留在大豆油中。转基因豆+“油浸法”炼油,这种油不知道吃下去会得什么怪病,尤其不要给小孩吃,大家千万小心,尽可能避免吃这种油。现在我国市场上的食用油主要由三大公司生产,其中美国独资控股的占60%,到处都是的“金龙鱼”食用油就是美国公司生产的。另外30%由中粮集团(也有相当一部分用美国大豆生产)和“鲁花”生产,只有“鲁花”相对安全。  

  转基因食品与以前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类的不同。杂交水稻是不同的水稻指教杂交,转基因有可能把动物的基因与植物之间杂交。生物数亿年自然演化形成的基因谱,人工改变之后会造成怎样的灾难,现在谁都说不清楚,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类毁灭。非常恐怖!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主要进口国。而且更要命的是,我国主管部门不但不要求注明是否是“转基因”食用油,而且还把美国转基因大豆油评选为“优质”、“放心”食品,可是我一点不放心,了解其底细后,非常害怕。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价格比我国东北大豆更便宜,由于商人逐利的本性,美国公司和我国中粮集团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大豆油已占垄断地位,我国食用油行业面临安全隐患。不论从国家产业安全,还是保证中国人种不因大量使用美国大豆油而变异,我国政府都有义务扶持国内大豆生产、限制美国大豆进口。  

  2005年世界上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国家已超过了7个,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情况如下:美国81%,阿根廷100%,巴西20%,乌拉圭100%,巴拉圭、南非、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转基因大豆也在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转基因大豆主要有两种,即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转基因大豆。目前应用面积较大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2006年,转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5860万公顷)。  

  中国目前还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1)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转基因大豆是一种优势大豆品种,会限制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发展,从而影响大豆品种的多样性。一方面,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大豆种植者选择转基因大豆而放弃非转基因大豆;另一方面,转基因大豆会通过“基因飘逸”而破坏非转基因大豆的原始基因。(2)可能引起耐除草剂杂草的蔓延。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使用除草剂量较种植非转基因大豆•多11.4%,这无疑会加速抗性杂草的发展,会使某些物种抗性剧增。(3)转基因大豆大面积种植,除草剂的用量将增多,相应的土壤和水体中除草剂含量也将增多,最终会影响土壤、水生生态系统。研究发现,当草甘膦溶人土壤进入到地下水,若水温升高,pH值超过7.5时,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  

  进口转基因大豆极大冲击了国内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种植者,造成中国油料作物种植者的卖难现象,最终会恶化大豆生产资源环境。进口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黑龙江大豆在国内市场,每吨成本至少要比进口大豆高170元。科学研究也表明,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为19%~22%,相差2~3个百分点。大豆的出油率每差1个百分点,加工10万吨大豆,其效益就相差1500万元,在这种悬殊的情况下,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纷纷转向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最近几年,中国大豆由“金豆子”变成了“愁豆子”,卖路难寻。如果继续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无疑会进一步恶化中国本土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环境。同时,中国在大豆定价、加工、营销等环节上将出现完全受控于人的情况。  

  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以后,大部流进入了外资背景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其产品很快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从而影响了中国大豆加工资源环境,不利于本土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发展。中国本土的一些食用油加工企业,由于使用的是非转基因大豆等原料,与转基因大豆油相比,价格较高,不具有竞争力,在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支配下,中国油脂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营陷入困境。  

  回望中国大豆市场被进口转基因大豆主宰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四大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极富战略眼光,为吞下中国大豆产业意在长远。首先,改变中国人传统烹调油的饮食习惯;其次,国际粮商作为引进的外资,享受优惠政策,在中国相继投资建起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压榨加工企业。与此同时,国内资本也涉足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榨油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进入大豆压榨领域时,压榨企业于是便遍地开花。于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产业界沉醉于世界大豆压榨重心东移,我们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进程加速,殊不知我们早已一步步落入四大国际粮商的口袋中。  

  由于加工能力扩张,大豆原料紧张成了加工压榨企业时时头痛的问题。2004年,一些内资压榨企业决定成立采购团到美国购买大豆,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就在采购团赴美前夕,美国农业部发布消息称,该年度大豆歉收。当天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猛涨,从先前每吨220美元暴涨到391美元,创15年来的新高。当中国采购团签下巨额采购合同离美后不久,美国农业部出面澄清,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大豆产量将大增。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迅速掉头向下,暴跌至266美元。中国商人损失惨重,一些企业破产。这时,四大国际粮商及时“雪中送炭”,让濒临破产的中国压榨企业继续运营下去,条件是转让股权。由此四大国际粮商借机收购、控股了一大批中国压榨企业,完成对中国大豆压榨加工产业的布局。数据显示,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控制了64家,占66%,外资还占有中国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在完全控制了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原料、加工、市场的各个环节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再次兴风作浪。受国际市场影响,2007年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从年初2600元到年底时涨至4100元,2008年继续飙升,7月达到最高5240元。短短18个月,价格翻了一番。夏友富在去年9月25日的转基因国际论坛上公布了他的研究发现,“这并不是由需求产生的,而是由市场垄断产生的。中国因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价格暴涨让中国多付78亿美元。”他说,“我们愿意拿出数千亿美元去国外买转基因大豆,并多支付78亿美元,却不愿意把钱补贴给农民。可能只要10亿人民币用于大豆种子的研究开发,就能让中国农民用上更好的种子。”  

  更可怕的是,转基因大豆试图在中国进一步扩展地盘,中国的腐败分子及不法商人和美国转基因大豆供应商联合设套,想让转基因大豆混进中国粮库。去年年末,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发现,一些经销商利用国家以优惠价格收购国产大豆的政策,将疑似进口转基因大豆冒充国产大豆,卖给国家粮库赚取价差。黑龙江大豆协会调查证实,去年11月,山东新昌食品公司拒收黑龙江佳木斯贸易商销售的大豆,原因是其中混入了疑似转基因大豆,此前,这家佳木斯贸易商销售的一直是黑龙江的国产大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旦中国的粮库里充斥着转基因大豆,中国的大豆产业就会全部被美国人所掌握,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就越来越攥在美国人的手里

            

  以上是转载文章,标题有修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