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会不会成为“敏感词汇”?
笔者爱好杂文,偶偶也有感而发。自从学会上网以来,文章的写作和修改就方便多了,但也遇到了好多尴尬的事情,上个月看了一篇《XX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的文章,心里很气愤,就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在发表时,光是题目就改了三次。无论是投新浪博客,还是腾讯QQ,都被“你输入了敏感词汇,请修改后重发。”我被搅得云里雾里,反复把文章检查了多遍,因为不知道哪个词属于“敏感词汇”翻了一遍《辞源》、《辞海》,都没搞清楚。后来文章《有多少个X里接踵而来》,在《乌有之乡》登了两天,又被有关部门命令删除了。慢慢地我终于悟出来了,如“WAN里”你只能写成“百里乘百里”、“TAI子党”你只能打拼音、“64岁”你只能写成“63”或“65”岁......诸如此类,列入“被电脑”的敏感词汇,可能成百上千,估计今后将越来越多,你慢慢去悟好了。至于读者能不能看得懂,那就在其理解能力了。
历史上忌讳文字的朝代很多,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朝廷就忌讳“明”字,没想到在乾隆的金銮殿里偏又挂了个“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来乾隆知错就改,这样的情形在“家天下”统治的封建社会可以理解,可清代已被推倒百年,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倡导民主和自由,作为新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如果连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词和字都要被“电脑”所限制,这样的社会还要僵化到何种程度?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和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庆祝国庆60周年而举办的“革命歌曲大家唱”,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记者陈原先生写的消息,这篇报道全文约450个字,竟没有一处提到开国领袖毛泽东。是不是“毛泽东”也成了“敏感词汇”,我不得而知。
上一周凤凰网以《天安门广场曾经挂过的人物画像》为题,关于今后天安门挂谁的像,几万网友在上面留言,有主张挂毛泽东的,有主张挂邓小平的,有主张挂孙中山的,我说:“毛主席像在天安门六十年,中国就和平了六十年。不是说着玩的,换一个人,绝对会天下大乱,这个玩笑不能开。不信,将邓小平或者孙中山挂上去......”
“毛泽东”已不是一个单独的名字,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对“毛泽东”的避讳和掩饰,只能是一种愚蠢和无知。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