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乱弹中国的文字改革

火烧 2009-08-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讨论中国文字改革争议,涉及教育部政策、繁体字恢复及马英九识繁书简提议,分析文字改革背后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强调文字改革对文化与教育的影响。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44个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看见那44个),据教育部官员称有60%多的人赞同教育部的做法,而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凤凰网,人民网,乌有网等许多网站都是有80%多人反对文字改革,联系到人大政协委员如宋祖英这样的委员提出要恢复繁体字,以及台湾总统马英九提出识繁书简等诸多现象,使得我们不能再沉默了,因为关于文字改革涉及到政治层面了,所以我们要支吾两句,因为中国的文字是经过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年的改革得来的成果,因为是在毛泽东时代集大成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咿呀两句。  

中国的文字也和世界的任何文字一样都走过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这是人类聪明理性的结果。然而到了今天,我们的委员老爷和奶奶们为了显示出理性和聪明他们提出了相反的做法,那就是恢复繁体字。  

全世界的华人,都对马英九期望很大,那就是希望他在祖国统一上面做些贡献。于是他利用人们的这个欲望,也斗胆在文字上做点功夫,提出了个人对中国文字的看法,当然他也知道繁体字是不科学的,认识和书写的人数占少数,所以他提出识繁书简。他的目的不外乎讨好台湾人,压迫大陆人,同时又不想担历史的责任,成为文字改革的罪人。  

我国教育部估计是这样的心态,那就是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我们文字上没有什么改革,那是说不过去的,特别是马英九先生提出了一个方案,他们也只好匆匆提出。  

政协人大和教育部的老爷们,从他们进入议事大厅开始,他们就在高举改革的大旗,书写自己改革的历史,但为什么在文字上突然保守起来了呢?突然成为反对改革的旗手呢?难道他们有两面旗帜,我们猜测有几个原因,原因是文字改革改早了,不该在那恐怖的毛时代,那个时代除了人斗外,能有智慧和精力进行文字改革吗?如果他们真的改革了,那么我们现代人就要坚决反对它,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我们现代人是永远正确的。二个原因就是现代我们中国的许多老百姓喜欢写点牢骚满腹的文字,说不定私下记录点对当今改革盛世不满的野史,记载满篇风凉话的野史流传到后世,那么后人会嘲笑我们当代人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定要恢复繁体字,只有这样,让少部分人先识字,然后由他们带动大家识字,那么这个社会就完全和谐了。而毛泽东时代,他们总要教普通百姓在短暂的时间内认识许多字,结果他们可以算账,可以记工分,可以写批判精英的大字报,这些都使得精英老爷们无法表述清楚什么思想了,要知道那些普通人,喜欢在下面窃窃私语,甚至递小纸条。还有个原因就是精英们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这么长时间的高考制度,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师,他们唯一能找到的出气筒就是毛泽东时代简化了文字,让泥腿子可以在田间读书,写诗,结果文化泥土化,那么优美的文字就无法跳跃到小姐的怀中,成为伟大的作品,在伟大神圣的科学殿堂也被摸上了泥团。  

当然,我们说文字越简单越好,这样我们书写才不费时间,比如国家的国,如果是繁体字,那么笔画太多,在手机上,要输很久才能写出来,等一句话写完,已经占了很多空间,如果要救什么人,反什么恐,我们估计繁琐的文字会成为负担。  

许多人说,由于中国人简化了文字,使得我们无法阅读古文,还有就是我们不了解一个字的结构。其实我们可以说文字只是一个工具而已,那么用什么都可以作为符号,只要大家约定俗成,就是文字了,如我们可以规定:“,”代表“我”的意思,也可以把“。”代表“你”的意思,这些并不会影响交流。古字和今字完全可以编本字典就解决了。同时由于中国古典繁体字表现的是形意字,所以使得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较强,而逻辑思维不足,而简化字就体现了更多的逻辑思维。为此我们说中国文字的简化才是人间正道。  

而许多用字母组成的文字,就是会意字,需要逻辑思维,使用者没有被文字本身所封闭,所以许多字母文字学习起来容易得多。当然他们的文字谈不上什么美,谈不上什么结构紧凑了。  

遗憾的是我们把一个工具政治化了,就好像一辆汽车,让它成为了一个杀人的工具。这使得文字本身沦落为政治风尘女,失去了它的本来目的和价值。不过在古代确实有文字狱的,而且也用文字杀个人的,而今人也许在重复前人的路子。这难道是历史宿命再作怪吗?  

   

   

   

 2009年8月26日 四川达县麻柳镇东兴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