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判断的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意义
对人性判断的根本转变
“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创新党建工作”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套话,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才会发现这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挥巨大作用,会对加强和改进共产党的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人的阶级性的转变
对于人性特质的认识和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曾经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重要分水领。
在阶级斗争激烈、劳工与资方严重对立的时期,人的阶级性特征非常突出,一度成为人的物质之一。而在极左思维影响下,阶级性更成为人的唯一特质。阶级性可以超越人的动物性、社会性,生命个体完全融入阶级之中,这种对人性的判断和认识,在无产级革命初期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当无产阶级成为执政阶级之后,这一判断就需要纠正了。仍然按照固有思维,就会造成巨大的失误。文革十年即为教训。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有关于经济人的假设,就是人都是努力追求经济利益的。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西方的政治制度都围绕着经济人这一假设进行。
但是经济人的假设显然是有偏颇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矛盾的复合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性的本质应该是社会人。
但是,这一对人性的正确的认识,一直不为我们所采纳和承认。因为,左倾理论片面强调国家、阶级、集体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承认人的合理诉求、不承人的利益需求。
“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在这方面迈出一大步,明确了人的主体地位,对人性做出科学的判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人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中得到确认,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利益机制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个体的主体地位、利益机制都得到明确,这个理论的巨大进步,对加强和转变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更多地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的首创精神,在党建工作中也要发挥利益机制,把党员作为社会人来对待,这会使党建工作走出一条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