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加大群众满意度分量可能遭遇“三大坎”

火烧 2009-07-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探讨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中的分量,指出可能遇到的三大难题:满意度获取渠道不畅、真实性难以保障以及得不到重视。强调民意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呼吁完善机制以实现科学评价。

6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新的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突出亮点,反映在对考核内容的完善上,摈弃了原来的唯GDP,强调要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  

同时,我们注意到,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民意的高度重视。强调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加大群众满意度的分量,是一个新的说法,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很好地体现了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目的。  

但是,如何加大群众满意度的分量,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本人杞人忧天,以为加大群众满意度的分量可能遭遇三大坎。  

首先,群众满意度获取渠道并不畅通。慑于领导干部的绝对权威,身边人及周边群众敢讲真话的人,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可以肯定已经很少很少。敢讲真话的群众在哪里?都到网络上去了。网络监督、网民反腐的兴起,恰恰印证了现实中监督机制的失效。  

其次,群众满意度真实性难以保证。一些政府部门个别领导干部对政绩造假、数据造假,不说热衷也可说习以为常。在政绩、数据等一经究就可能露出破绽的问题上也敢造假,群众满意度的造假就更不在话下了。  

第三,群众满意度得不到尊重。假设群众满意度获取渠道是畅通的,群众满意度真实性得到了保证,组织部门敢不敢真实反映并动真格严格考评,领导干部会不会把群众意见当一回事,今后会怎样不敢妄加猜测,但以往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容乐观。  

在这种状况下,要在考核评价领导干部中充分体现民意,加大群众满意度的分量,确实有点难为组织部门了。  

这“三大坎”只是表达了我个人的一种担心,但是如何跨越这“三大坎”,是组织部门在加大群众满意度的分量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9年7月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