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是东亚病夫是什么?

火烧 2009-06-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通过对比毛泽东时代与现代人的体质变化,反思当前社会健康问题,强调体力的重要性与健康锻炼的必要性。

不是东亚病夫是什么?

   

        小日本曾经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人很不服气,在毛主席带领下,建立了新中国后,毛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开展了爱国主义卫生运动,大张旗鼓除四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体质也逐渐强壮了。农村社员即使粗茶淡饭,挑上百把二百斤担子,走上十里八里很正常。正是那个年代顽强的信念、强壮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有今天发展的基础。

        近日,听说一个机关二百多公务员去体检,几乎都有毛病,年纪轻轻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十分普遍,而一个学校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军训,竟有很多中学生晕倒。再看那些烟鬼,那些酒鬼,除了尼古丁和酒精作用时兴奋一会,过后哪个不是萎靡不振,翌日,直至日上九竿还不见苏醒者比比皆是,醒来咳声沉重好似耄耋老人,脸无正色好似久住医院,检查一下,无不多病在身;再看那些小姐,那些嫖客有几个没有性病,又岂止仅有性病;再看那些大学生有几个不戴眼镜的,就连代表中国最高健康强壮的国家足球队还跑不过少吃缺喝的朝鲜队;我们身边不时传来四五十岁人猝死和身患绝症的噩耗……想想,看看,不是东亚病夫是什么?现在除了农民工,解放军战士,还有谁能扛起一百斤的麻包,拎起五十斤的水桶,而在毛泽东时代,无论城里,还是农村,对于老人、妇女、十三四岁的孩子也不是难事。有人会反驳,说那时科学不发达,就得靠体力。但是,我想,机械化也好,自动化也好,它可以节省体力,减轻体力,乃至不要体力,可一个人自身存在就需要体力,体力不光是就去从事体力劳动,体力还是一个人健康强壮的标志。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洪水泛滥的那一刻,当无电无油无机械的情况下,当爆发战争,需要冲锋陷阵的时候,体力就最为重要,不要说去救别人,就是自救,就是逃跑,还得要靠体力。不是每走一步都有车,车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到;不是每一幢楼都有电梯,电梯也不可能是永动机,不是每一个重量都有机器代替,最起码吃饭还要咀嚼,不可能电脑控制,鼠标一点就饱了。没有健康强壮的体力,还能有什么?

        面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又精简不了,为什么不可以学习毛主席把干部分期分批下放农村、工厂劳动锻炼,这样既可强壮身体,又可了解下情,又增进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又可保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光荣传统……真是好处太多啊;为什么不可以用野蛮拆迁的力度组织那些闲得发慌的人,闲的无聊的人,去休闲中心越休越累,越闲越忙的人去参加义务劳动,让他们精神充实,体魄健壮;为什么不可以恢复城乡学生每年午收和秋收的农忙假,让他们在经常的劳动中强壮起来,同时感受到劳动光荣和伟大,在劳动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最起码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将来也好为人民服务。

       如果在所谓的对外开放的大旗下,数典忘祖,丢弃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智慧的光荣传统,高唱“今天又是好日子”,一味地去比享乐,一味地去死读书,一味地追求堕落的时髦,继续蔑视劳动和劳动人民,从而,精神空虚,体魄羸弱,那么,东亚病夫的称号还会属于我们。不要不服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