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尸首之战为何一再上演?
草民我孤陋寡闻,不知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官民抢夺尸首大战算不算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之一。
从前几年湖北襄樊的高莺莺事件,到前几天发生在湖北石首的“群体事件”,湖南邵东的“抓赌事件”,都少不了这样一段重要情节,那就是官方急于将死者火化,而死者遗属则坚决反对。官方在惯性思维指导下,往往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抢!硬抢尸首!悲愤交加的遗属和路见不平的群众则拼死守护尸首,为自己,也为死者的最后一点尊严。于是乎,官民两方短兵相接,近战格斗,大打出手,但见那火光熊熊,杀声震天。在成千上万“不明真相”的群众的齐心协力之下,平日里那些威风八面、耀武扬威的一辆辆POLICE CARs此时就象那掀翻了的王八一样,四脚朝天,动弹不得。
于是官方就将抢尸的力量逐步升级,从出动民警、防暴警直至调集准军事部队——武装警察,车辆也从POLICE CARs升级到武警的刀枪不入的ARMORED VEHICLEs。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在我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面前,死者的遗属不得不放弃抵抗,乖乖交出尸首。对抗以官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按照中国社会的习俗,正常情况下,死者的遗属都会尽快为死者举办葬礼,好让死者入土为安,绝无陈尸不殓的道理。然而在这些抢夺尸首的事件中,偏偏遗属不急于火化和安葬死者,倒是“父母官”急得不行。官方为了能尽快把尸首火化,免去殡仪馆高昂的费用不说,往往还许诺给遗属们一笔不菲的补偿金。而遗属们却偏不领情!和尚不急太监急,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在这些官民对抗中,那些本已毫无生气的尸首忽然变得意义重大,价值非凡,仿佛成了《南征北战》的摩天岭,成了两军交战时拼死争夺的军旗,成了胜负的标志!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已死的草民,生前无比卑微,死后才能彰显其生命的价值,这是什么道理呢?
何时我们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真正担负起守卫疆土、收复河山的神圣使命,而不再沦为对付“不明真相”的群众甚至沦为抢夺尸首的主力军,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