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改造,应文明施工,切不可动粗动野!
陵园改造,应文明施工,切不可动粗动野!
对于六月六日,四川巴中红军墓被掘一事,巴中方面在六月八日做出了回应。
巴中方面坚持强调,他们的目的是在于改造。原因是红军墓地年久失修,且地处于滑坡地段,陵园碑座沉陷、碑体倾斜、碑文风化以及围墙、保坎断裂,环境美化不足,且陵园建设不规范、墓地布局不统一。并称在此前已向社会发出过改造公告。并征得了烈士家属的同意。
这说明巴中方面对于舆论的质疑,还是重视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然而,本次工程的目的果真是纯粹是为了修整陵园,改造墓碑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各地发展经济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旅游牌。据说旅游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一系列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有着红色资源的革命老区,在旅游产业上重点突出一个“红”字,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特色。
红色旅游的发展能够纯净人们的心灵,教育人们不忘过去,这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无疑能够起到净化作用。红色旅游也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革命老区,一般来说都比较贫困。发展红色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区中生活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别说有着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就连没有任何优势的地方也瞄准了旅游这块大蛋糕。在我们家乡,在原来无人问津的山上都建起了亭子和人造景观,目的是为了创造旅游资源,吸外地游客。而散落在山上的墓穴就成了雪地虎迹,因为不够整齐划一,有碍观瞻,所以就成了改造的对象。于是政府出台政策,不管墓主人同不同意,都要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造。墓碑统一采用大理石,都是由各家各户出钱,由政府统一订购制作。对于拒不配合的,政府就把原来墓碑拆掉。在我们家乡,虽然政府强迫改造目地,可也没见把别人的墓地弄得一片狼藉,一塌糊涂。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巴中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不管他是为了搞旅游而改造陵园,还是因为在周边建起了商品楼盘,由于烈士陵园有碍观瞻,影响商品楼销售,而要改造陵园。即使这样,红军战士生前没有享过福,死后也可以沾一沾你们发展经济的光,也可以沾一沾开发商们为了拉动楼盘销售而采取的整治措施的光。这从客观上来说对烈士们还是有好处的。然而,事实是什么?是烈士们没跟你们粘光了吗?你们说你们在改造中尽到了管理责任。那残断的墓碑该怎么解释?那撒落的骨灰又当做何评论?你们不是说,还有部分红军家属忌讳“动祖坟”吗?你们在施工前对他们的思想工作到底做通了没有?
大凡对于崇高的事物,都需要人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理。烈士陵园是烈士们安寝的地方,是人民心中的一块圣地。难道你们在施工过中就可以采取野蛮措施动粗动野?难道非要搞到连墓碑都要弄断得地步吗?你们就不怕玷污了这片圣洁之地吗?你们就不怕打搅了烈士们的休息?
我想任何一家普通百姓在改造自己的墓地的时候,类似于巴中烈士陵园的现象都是绝对看不到的。
也许巴中并不是为了促进楼盘销售,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改造烈士陵园的,也许他们真的就是为了使烈士们身后能住得更舒服一点,使烈士们的环境能更好一点。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即使真是这样,也请你们在施工过程中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加强管理,不要动粗动野,施工放温柔一点,放文明一点。
附巴中回应原文:
关于对《黑手伸向烈士陵园红军尸骨惨遭破坏》的
回 复
近日,网民“燕南大巴山”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巴中论坛撰发帖文《黑手伸向烈士陵园红军尸骨惨遭破坏》。一些网友不明真相,对烈士陵园改造工程提出诸多疑问。在此,我们感谢广大网友及新闻媒体对我区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及红军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并将相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巴中市巴州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12月15日,埋有85名烈士忠骨。由于年久失修,且地处于滑坡地段,陵园碑座沉陷、碑体倾斜、碑文风化以及围墙、保坎断裂,环境美化不足,且陵园建设不规范、墓地布局不统一。
2006年,省优抚处对全省的烈士陵园进行了一次大检查,针对巴州区烈士陵园现状,要求区烈士陵园进行维修整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陵园再次严重受损,上级领导多次到园亲自勘查并作出立即维修整治的指示。
2008年9月,区民政局组织专人到南充、遂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烈士陵园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制定出符合巴中实际的烈士陵园改造方案。2008年 10月20日,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在《巴中日报》、《巴中电视报》发布改造公告,又于2008年11月在巴中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烈士陵园公告一周。在此期间又多次召集烈士家属和红军家属进行协调并征求意见。后经家属商讨、专家论证、部门审定,政府同意制定了烈士陵园改造方案。一期工程烈士陵园大门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
二期工程墓碑改建、陵园美化正在进行中。按整体规划要求,需将原来的普通墓地更换成大理石墓碑、墓穴,配以塔柏和龙柏。因此,必须对原坟墓进行修缮整治。为使整治工作做到准确、有序,在改造过程中,烈士陵园管理所对墓碑的位置及碑文进行详细地编号记载。将烈士骨灰盒实行原地保存,用油布保护,防止日晒雨淋,并安排专人24小时守护。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个别烈士家属忌讳“动祖坟”,同时广大群众对烈士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此次整治工程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
在此,我们对关心关注我们工作的广大网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工作中的不足表示深深的歉意!
巴州区民政局
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