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推断汉字为远古殷商部落所创

火烧 2009-06-02 00:00:00 中华文化 1034
文章探讨汉字起源,提出远古殷商部落可能是汉字创造者,结合甲骨文与大汶口文化,分析文字发展脉络,强调殷契与仓颉的关联,展现汉字历史与文化根源。
汉字到底有多长的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由于考古的滞后,至今还是一个谜!
  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仓颉造字”,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如《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韩非子·五蠹篇》:“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汉人的著述中也多有记载。如《淮南子·本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尤其是东汉的许慎,在他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语言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道:“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仓颉传为黄帝的史官,长了四只眼睛,能看清百物,但没有文字怎么记史,如何完成任务。于是他老人家上看月亮发现了圆缺,下看地上鸟兽的脚印各式各样,猛然顿悟,很当然的汉字就出来了。而且这个事惊动了天地鬼神,天帝感动地下起了粟雨,就是天上掉馅饼了,鬼神惊吓得夜里直叫。这个美丽的传说已经深入华人之心,写入了教科书。
  我们现知考古证实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其历史上限至少3300年以前。经过专家学者考证研究,已辑录甲骨文单字约为3500个左右,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完全符合“六书”造字原理。这说明,甲骨文的产生,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仓颉所处的年代大约在4600前,推理看应该有一定的渊源,有其合理性。
  但从历史角度看又有些勉强,目前的史料推断我更相信是远古殷商部落所创。
  我们先看殷商时期,甲骨文不是人人都会的,被俘虏的外族奴隶是不可能认识的,能受到习字教育的是少数人,以殷氏宗族为主。
  再顺着甲骨文的踪迹向上追溯,它应该一直是在殷氏部落内部传承的。
  那么殷氏是自创还是他人传授?
  首先,另一流行的结绳造字,应该是不成立的。结绳是原始部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中外很多民族都玩过。由于它过于的简单,而且延续的时间和容量都很有限,不可能独立完整地记录事情。由它产生文字讲不通。再说,如果真用它造字的话,那么世界的文字不都是一样的吗?我们不就解除背英语的痛苦煎熬了吗?
  仓颉造的字是刻契,这毫无疑问,也是文字产生的规律。造字最先是字为声迹,然后开始各式符号,汉字是象形而来,在木板、骨头、龟壳等物刻画,字之初,本为画。因此,刻契起源是有可信度的。
  好在甲骨文被发现,记录下了这个伟大部落的文明,让我们知道了殷氏部落的真实渊源。
  据甲骨文记载殷氏祖为契,是巧合吗?远古先民起名都是很直接的,契就是最善于刻的人,应该也是造字的那个人,商契和仓颉的发音如此的接近,不得让我们浮想。
  殷族从契至汤,先后历14代,商汤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部落。按殷朝汤以后各王在位平均值计算,每代33岁,前14代应该是462年,那么契的出生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062年之前。这个时间与大禹的公元前2071年几乎同时,与太史公关于禹、契同时的记载相吻合。黄帝大约生于公元前2331年之前,至尧、禹历经五代。
  殷族的祖先为东夷人,而东夷人的祖先为少昊氏。少昊族是以鸟为图腾,是由几个胞族组成的部落。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劳)、青鸟、丹鸟为图腾。
  少昊有一个儿子般,就是那个著名的后弈,发明了弓和箭。羿、殷一声之转,商之殷源于后羿。
  少昊文化实际就是大汶口文化,蚩尤也是少昊族的英雄。
  从目前考古发掘看,大汶口文化的象形符号是最接近文字的,尤其是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晚期的符号,已经不是一般的文字画,而是原始文字了,拿其与甲骨文比对,有着较清晰的脉络。此时期不正是契所在的时间吗?
  到此,本虫推断思路基本明了:汉字之根在大汶口文化,东夷人以画创出了最原始的象形符号。他们其中后羿那支,至殷契独立而出,先迁殷水后往渤海湾。殷契及其族人总结先祖的文字符号,集体创造了真正意义的文字,它当时只在殷氏族中流传,后逐步完善成熟,成为我们的汉字!
  感恩先祖为我们留下美丽的符号,我们为世界上唯一存在下来的最古老文字而骄傲,这是华夏文化的根源。
  佑它永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