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重新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吴卫东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岁甲子,世事悠悠。作为60后一代,亲身经历了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毛邓时代,感受到造成中国当下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应该有更加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而绝不象当下社会各派所执的极端观点那样简单。在此,把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奉献给大家,以求抛砖引玉。全文较长,分为几个部分。
毛泽东与邓小平(1)
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认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他们两位都是上个世纪中国的伟人,但是在伟大程度上绝对有高下之分。
毛泽东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带领中华民族站立起来的巨人,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中国共产党最英明的领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是中华民族持续走向伟大复兴的灵魂,是人民心中不落的太阳,是持续照亮全世界的灯塔。他是天生的斗士,是一切特权势力的敌人,是一切陈腐世界的克星,是一切腐朽势力的死敌;同时他又是天生的慈父,是一切弱小的新生力量的守护神,是中国普通百姓的贴心人。
邓小平是毛泽东的追随者,是坚定的共产党人,是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路者。
造成他们两人明显区别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性方面,主要是两人的个人器局不同,这是由于两人天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少年时代所追求境界的不同区别所造成的。
毛泽东是湘中农家子弟,从小就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作。少年时期湘军统帅曾国藩对他的影响很大,天下无湘不成军,曾国藩以及湘军的艰辛奋斗历程,给了少年毛泽东敢于担当天下大任的勇气,也给他树立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榜样。他敢于反抗父亲的专制,敢于和同学结伴周游天下去读“无字天书”,以求在书本之外真切了解天下实情。所以少年毛泽东的器局是晚清巨人曾国藩帮他开拓的,他的精神成长是坚实地站在巨人曾国藩的肩膀上的。
邓小平是川中子弟,家庭背景富裕优越。川中历来又是天府之国,生活安定,自古就有“少不入川”的说法,所以邓小平少年时代的生活是及其安逸平庸的,也可以说他对当时天下中国实情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如同今天一样,是当时的出国潮,让只有14岁的富家子弟邓小平留洋到了法国,最直接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发财致富。到了法国开始的打工生活,才让邓小平开始真正接触社会,但那只是欧洲社会而非中国社会。直到结识了周恩来,他才知道中国青年人还可以干更大的事情。
如果说毛泽东、周恩来是中国革命的天生领导者,邓小平就是中国革命的天生追随者。由于追随者地位,就很难有机会通观全局。所以毛泽东的战略思维,到邓小平那里只能更多地从具体战术执行层面去把握,也使邓小平少年时期从欧洲打工养成的实用主义习惯,成为他独特的性格和作风优势,所以毛泽东也多次赞扬他“有能力,能干事。”
毛邓二人个人器局不同,对影响中国历史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原则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意义,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从此关键原因出发,两人事业成就的区别,以及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重大不同影响就显而易见了。
首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理解,是基于对天下人心的洞察和天下大势的通观,在毛泽东眼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完全建立在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她透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人性表现的剖析,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丑恶进行了无情鞭挞,并且无限虔诚地向往人性中一切美好和光明,对外强烈地散发出一种悲悯的济世情怀,始终向人类传达出一种普世的信仰和关怀,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自我拯救的所有美好希望,寄托于实现更为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这一切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基础构建完全相同。所以马克思主义一直会成为资本主义时代广大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最虔诚的共同信仰。而这种信仰会使全世界被压迫者团结起来,凝聚成最坚定的战斗力量,奋起打碎旧世界的牢笼,为普天下劳动者重建一个公正平等的理想世界。坚定的信仰自然会使共产主义者表现为意志坚定,忘我奋斗,前赴后继,至死不渝。
所以,马克思主义自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自己天然的死敌——资本主义。基于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建设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信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永远会表现出最坚定彻底的反叛性和战斗性,而是否具备这种坚定彻底的反叛精神和战斗精神,就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理解,因为他对人性的把握力以及通观能力的严重不足,所以完全是基于他本身性格中实用主义习惯的。而以对资本主义的反叛精神和战斗精神来衡量,毛泽东无愧为最坚定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无疑的,邓小平就是不坚定的动摇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是,近代中国是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来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外因,而封建和买办势力的腐朽统治是内因,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衰落才是造成腐朽势力横行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毛泽东自己一辈子自称是一个人民教师,就是要对愚昧落后的中国国民性进行坚决彻底地改造,通过动员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锻炼洗礼,不断激发出中国人民人性中天然的、自强不息的新生力量,不断去战胜几百年来民族性中持续衰朽力量的侵蚀,毛泽东一生革命行动的出发点都在这里:外抗列强压迫,内拒腐朽侵蚀,力求自强新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国民性注入最强大的生命解放力量——通过自我不断革命,以求达到自我彻底解放。这与西方基督教早期在罗马帝国时代的积极意义——引导社会底层被压迫人民的自我救赎是完全相同的。
而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器物的层面。对中国持续衰落的历史原因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也没有确切的认识,更谈不上象毛泽东那样,首先会对人民有持续明确的人性层面的引导与激励,所以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一切出发点,自然会回溯到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不谋而和:落后就要挨打,中体西用,发展是硬道理,国家物质的强大是第一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所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必然是一个人民自信满满、精神昂扬的中国;而邓小平时代的中国,也必然是人民信仰迷失、道德严重衰落的中国。
所以邓小平生前对毛泽东的评价也十分中肯: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还要在黑暗里摸索许多年。
而毛泽东生前却一直对邓小平提出十分尖锐的批评:
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他不懂马列,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
学习马列主义,就是学习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到处都有。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就是人民领袖与其追随者之间原则上分歧的最生动的写照,而这种原则分歧,就是造成六十年来整个中国命运跌宕起伏的最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流行复古 服饰搭配:"复古风潮"强力登陆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蚯蚓不往土里钻 蚯蚓为什么钻到土里的故事,蚯蚓为什么钻到土里的故事
- 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异地恋,最近一个月真的发生太多惊心动魄的事情了,分手闹了超过三次,感觉感情已经淡的可怜。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背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 最后一个是火第一个是字成语 火字结尾的成语
- 北魏孝文帝的功绩 拓跋宏简介 孝文帝的简介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主要内容
- 江涌 周洪宇: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避免“内卷化”
-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资本
- 牟成文 |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