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东东的言行联想到军转干部的上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司法精神医学主 任 医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卫生部专家委员,司法部、人事部全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孙东东,在 2009年3月23日 出版的第412期《中国新闻周刊》中接受采访时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他扰乱社会秩序……”“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但是他就没完没了地闹,你怎么和他解释都不成。”此言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让我们讶异的是孙东东这个“老上访户99%精神病”结论不知是如何得来的?更让我们值得关注和害怕的是:孙东东不仅是一个学者,而且还是权力型专家。他的理论尽管不是直接指导社会工作,但肯定要直接影响到某些领域的思维理性。
孙东东为了平息日渐高涨的声讨,于 4月6日 通过中新网发表了一个所谓的致歉声明,就其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表示遗憾。他表示,如果因这些内容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歉意。说都说了,再发表这样一个不痛不痒地致歉声明有什么用呢?
“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他扰乱社会秩序……”不知道孙先生说的“老上访专业户”是指何类人群,包不包括那些已经上访达十六年之久的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为了祖国的安宁,舍小家为国家,刚成年就到了部队,青年时代没有花前月下、漫步林荫小道的浪漫;婚后离多聚少,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不能抚养子女,不能孝敬父母,老人去逝大多不能送终。当兵几十年,很少能与亲人要一起过个春节。
对于转业军人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人民同样也没有忘记。为了保证军转干部的各种待遇,党和政府制订了多部法规,对每一批转业干部,中央领导都要作明确指示,国家都要制订具体政策和作周密的安排,这些都让军转干部感受到了温暖。由于在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军转干部的生活出现了困难,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很好的执行中央关于军转干部的安置政策,对军转干部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不去积极解决。问题日积月累,由此就造成了军转干部的上访。这些军转干部在依靠政策,按照宪法、党章和信访条例等赋予的民主权利去依法上访,因为他们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其上访没有任何政治企图,他们完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的上访既不危害社会,也不妨碍他人,只是希望各地能够按照中央一贯的军转安置政策,使自己的政治经济待遇得到合理的保障。
只是由于有些地方漠视军转干部的上访,不积极做好说服教育和帮助解决问题,将军转干部反映的问题边缘化或忽略化,有的地方甚至采取简单粗暴、推三阻四的方法来激化矛盾,才致使事态逐渐扩大。即便如此,这些军转干部依然是在保持着理智的态度在上访。按照 孙 先生的理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懈坚持上访的军转干部定为“精神病”了呢?
军转干部如此执着上访,如果说他们属于“偏执型”的话,这只能说他们始终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也一定会把军转干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的。我可负责任的说,如果按照 孙 先生的理论来推论的话,这不仅仅是污辱了军转干部,更是污辱了我们的党和政府。
孙东东的“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但是他就没完没了地闹,你怎么和他解释都不成”这句话就更不着边了。我当然 相信孙 先生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人,肯定不会去上访,对上访的人群提出的诉求他是不屑一顾的。不知 孙 先生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是否自己真的也去调查过了,那些偏执上访的人的确没有问题,只是在没完没了的闹?如果 孙 先生没有这样做的话,如果 孙 先生想去证实一下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话,我给你提供一个具体的上访人群的情况,供 孙 先生考量。
军转干部的上访已经长达十六年之久,中央在2002年及2003年相继出台人发[2002]82号和中办发[2003]29号两个具体解决困难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军转干部如此执着的上访。尽管这两个文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军转干部上访的一切诉求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能缓解军转干部上访的积极性文件。可各地落实和执行的真实情况如何呢?不少地方直到今日仍然还没有不执行,甚至还抵制这两个文件。不少的军转干部依然还是处在下岗失业状态。这些军转干部从军几十年,如今连温饱问题都不能有保障,你说他们心理能平衡吗?你说他们能不上访吗?因为上访“扰乱社会秩序”,就必须得将他们送到精神病院“强制执行”。我想 孙 先生可能有话还没说出来,那就是:当这种强制措施还解决不了上访这问题的话,还可以采取比这还严厉的手段和方法,如……。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孙 先生在致歉信中最后写道“通过此事,我会认真反思总结。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谨言慎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尽我所能。”不知 孙 先生今后要努力学习什么,作为“科学界定”的掌印官,应该更能体味到上访者血与泪的悲愤与艰辛。最后我想规劝 孙 先生一句话,那就是:做学问不能凭空想像和捏造,更不能为了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昧了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