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慧的基本结构
布鲁尔《施特劳斯论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一文对《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导论给与关注,施特劳斯说“伟大的政治哲学传统肇始于苏格拉底”(页83),解释了为何色诺芬应被看作“我们关于苏格拉底思想确切理解”的卓越源泉(页83-84);并讨论了色诺芬论述苏格拉底作品的不同目的和主题(页84-86)。这对于我们的启发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与精神结构的反思:是什么组成了人类社会整体意义体系,什么是人类未来的社会系统革命真理体系,什么是人类超越私有制层次的上层建筑结构,这些是需要政治家明了的实质内容。
苏格拉底事实上是通过认同高贵和善,而拒斥了对高贵的哲学性关注。施特劳斯说,这种认同“来自于拒绝把高贵当作非理性以超越善的企图……”(页76)。此后不久,在提到苏格拉底对“神庙和圣坛最适宜的位置”的讨论时,施特劳斯说,“苏格拉底在这里并没有提到美或善;但如果有任何东西能说明美对善(有用)的超越,这个例子就能”(页77)。这一点体现在“拒绝认可城邦与家政的本质区别”的情况中。苏格拉底也把这一点一直追溯到“拒绝把高贵当作为非理性以超越善的企图”中(页76);这一点相应地就要为“学识而非选举可让人成为统治者的主张”负些责任(页63);并且,那种主张最终发展到,拒绝认可祈祷和献祭的必要性(页83)。“苏格拉底对特定的尊严、高贵和政治与军事上的显赫地位……做了抽象处理”。抽象思维是真理体系建立的基本环节。现实对于理论的蔑视是社会主义大厦倾倒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
家政学与经济学是相像的,都是要求对财富积累、开发加以关注。经济是基础,是高贵的基石。高贵的社会地位是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是精神的。但,只有善的行为才超越了人的生存状态,而具有哲学崇高的价值。政治经济学真正把人类的精神与存在结合起来。
这里需要具体的生产知识。对灵魂的知识需要哲学,对精神世界知识的把握应该在人类成长前提中加在“品质基因”里加以培养。哲学的价值是建立人类精神的结构与基因。然后,通过成长的实际过程实践精神的价值。
某些人的高贵并非来自哲学精神的实践,而是历史性的继承、某些意外的结合、社会关系的撮合。高贵并不具有真正的精神品质。神圣的品质(烈士)是善的、具有美的那种精神价值。超越知识、现实和一般效果的是人类共同推动的伟大历史进步,这就具有神圣的意义。
宏伟的精神世界需要回归现实,通过每一步坚实的建设。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没有理论实践就没有精神的确立。经济学是实践的过程,是知识指导下勤勉的结果。智慧是一种极为优秀的表现,超越一般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超越一般化、达到应有境界的通道。
对于人类晋级更高的共产主义来说,马克思的所有基因都是重要的。那就是革命的基因、哲学的智慧基因、体系思维的基因、实践的不懈追求的普罗米修斯基因等等。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最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是郁达夫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名言。在人类沉浸在科学发达的物质享受的今天,在人类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笼罩的技术理性至上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面临困难的今天,领会马克思的精神世界,把握人类美好精神结构是必上的一课。国家领导人没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认知是极其危险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