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十行之内必有好诗(十四首)

火烧 2009-01-3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8
本文由十四首十行内小诗组成,展现诗歌创作的魅力与深度。每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适合诗歌爱好者交流与欣赏。

按语:在“本国第一博客”(中国诗歌圈博客)看到以“十行内小诗”组成的一篇博文,跟帖如潮。我也自拟一篇,参加“擂台”,不亦乐乎。(此“擂台”比去年“三十省作协主席擂台”:虽然无资本支持之炒作,但皆爱诗者自发自愿。博主既不收“参赛费”,亦无须发“冠军、亚军、季军奖”)。呵呵“纯净”,我喜欢。


 1:如果需要流血
  
  如果醒来只是为了昏睡
  英雄不在  时空也沉默
  如果列车能够碾过嚎叫
  那么我先提笔三尺
  为精神做第一侠客
  
  第一枪划破长空
  在这没有星星的夜晚
  沸腾起第一抹血花
  我拒绝祈祷 嘲笑懦夫
  匕首投去我蔑视的笑容
  
  如果这还不够
  在这茫然的星空
  看不见弹雨的黎明
  如果需要流血
  ——请先将吾头

(细数一数,超出了5行呵呵。下面的一定控制好。)

 

 2:葬


  一万次回眸也遏制不住这刹那飞驰的永别
  你数着信札数着归期唯独数错了阴阳
  再无归还

 

 3:弃儿

 

  干干净净,粉嘟嘟诱人的
  脸 给这个世界给他还陌生的
  娘
  
  而娘弃之
  
  吐一口芬芳吐出骇人的歌声
  他与别的孩子没什么二样
  只是没有爹和娘
  
  怨谁?
  背后的故事隐秘、残忍、凄凉……

 

(后记:我非被祖国抛弃的儿;我还生长在这土地上……)

 

 4:饿死的天堂

 

  我想到天堂去看一看
  却饿死在了路上

 

  5:给我火

 

  我是三千年冰峰下沉默的
  儿
  
  将自由点燃
  给我火

 

    给我火

 

6:坐台女*演艺女

 

  将谶笑狠命地还赠给看客(男人)
  上台 以化妆镜为利器
  砸碎泪水砸穿一切诺言 谎言
  连了红酒连了浪笑连了舞动的身体
  雪花膏涂于臀部 旋转
  
  脸是假的
  隐秘的内心已被舞台攫走
  给了肉食的世界给了花花绿绿的钞票
  踏着青春踏着铺满脂粉的脸蛋
  流浪

 

7:隔墙之断章


  秋入雪,寒夜好凄凉
  孤灯只影落残星 盼盼盼
  ——人间有天堂
  
  但闻笙歌不见笑 商女梦
  泪彷徨 笑面含泪泪复笑
  ——高楼大厦锁心房
  
  笑我痴、痴人说梦梦忧伤
  千古明月千古愁——
  隔墙望:左有卖花女
  披晨曦,右现乞讨郎

 8:乞丐

 

  于山川于蓝天贴上你黑黑的眼睛
  你以流浪的足迹点缀异样 滑翔
  划出血渍划出九九八十一等人生
  你伸展的手掌让世界掩面
  黑与红的讽喻 血腥
    没有骄傲

 

 9:盲者


  “黑暗”一词被你决绝地挖出
  盲杖所指 山峦如履 大地回音
  简朴的生存就像击打的鼓点
  这是心之所向
  ——非流浪

 

 10:精神病(患者)


  狂笑于冬天你才敢于拥抱春天的
  冷
  
  长鞭挥舞长鞭挥舞你在抽打谁
  撬开头颅
  
  长鞭挥舞披长发于人间 或隐匿
  敲碎幻想
  
  牛顿俯拾起苹果喂给上帝*
  还重要么生与死?——
  
  非人间


  *牛顿晚年弃科学献身于神学。科学悲怆、艺术惊诧、哲学探究……此举迄今争议纷纭,世人不解。

 

  11:痛


  不过是刹那的中的!
  不经意的一个眼神,
  你却收进了网里。
  
  天还是那个天,
  云轻雾起……
  
  这错误恰若飞沙,——
  你揉痛了眼,
  揉入了心!
  

12:濯濯之女

 

濯濯之女,牵我青衣。

依稀梦兮,怜我独怆。

子规有梦,梦萦何方?

去去去千古捞月圆,

坠坠坠无涯伴清唱。

 

唱不尽人间苦,

窃相思,情悠长。

长长长擎天又何妨?

伴君漂万里——

回故乡!

 

 

 13

淮海路①

忧郁的眼睛里没有泪痕……
——海涅②

两千多年的岁月埋葬着帝王的妄想
该醒了
——西海岸③

这是多少年的墓场?腐臭而且不许挖掘
资本的乳房舞蹈,在此打转……肉欲的光芒
以法兰西的香水遮蔽起羞耻;与麻木
啜饮,若吸一口麻果……压制住肢体的兴奋
悲怆不许说不许说……一百年一轮回
獠牙利齿那是祖宗的过失;织了千年的寿衣
颜色退去了又复来。发散开嗅觉发散开嗅觉
星球转一转又回来……起点非终点
——照旧的荣光

如有尖刻的诗人?
——只许掩面躲藏……


②:海涅《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③:西海岸《靖安大墓(陪葬墓)》

①具有法国“香榭丽”之称的淮海路是与南京路齐名的旅游购物天堂。著名的华亭伊势丹、巴黎春天、二百永新、时代广场、第二食品商店、瑞兴百货等都在这条街上,以服装、鞋帽的做工考究、式样新颖而蜚声海内外。

 

 

14:大风歌


  我是我佛慈悲保存下来的一副古画。
  画中之树,根不是理想、也不是励志的勇气,只是儿子。

    所以历了经年的风雨摧折而没有轰然倒塌,全赖了这份牵挂。

                                ——作者题记


  风兮风兮伴我何处去?
  180次问天天何应?!
  
  麋鹿已绝,何以指马?
  秦淮污垢,何以沐浴?
  悲大地疮痍兮而无力
  携稚子远遁山林——
  
  风兮风兮伴我行


  *非注释:
  *麋鹿:俗名“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奇动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濒危等级:野生灭绝。生态环境:低洼湿地和沼泽。致危因素:栖地破坏,过度捕猎。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他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海藻,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发现并寄回法国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确定拉丁种名,各国公使用贿赂、偷盗等手段,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后来的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
  麋鹿由于“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而被俗称为“四不像”,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动物,种群规模曾以亿计。
  麋鹿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它具有300万年悠久的生命历史,却在长达近千年的时期内几度濒临灭绝。
  麋鹿的形象和精神,自古溶人中国文化。从屈原、班固、杜甫、柳宗元、苏轼等文学大师,至沈括、李时珍等科学名人,直至周文王、乾隆等帝王,一部中国文化史,留下无数对麋鹿的记述和赞美的篇章。
  目前全世界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的麋鹿不超过2000头,中国1320头。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亡羊补牢”的人们在苑内设了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公墓”。“墓志铭”写道:
  工业革命以来,以文明自诩却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污浊的天空坠向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声哀鸣在干涸的沼泽上空回荡———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历史上极有名气。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
  最有名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泊秦淮》流伟千古,代代相诵,几乎成了秦淮河的千古绝唱。
  秦淮河的水污染治理历经20多年,如同人类自身生存诸多环境的治理一样,同样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

选自《悲悯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