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改造社会与治理社会不是一回事

火烧 2009-01-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改造社会与治理社会的不同,强调社会正义与公平原则,指出社会管理体制与阶级结构相关,社会弊端多源于制度而非管理,提醒关注制度本质而非单纯改革管理。

改造社会与治理社会不是一回事

一直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网友,他们孜孜不倦地钻研管理科学和法学,为了人民的利益,百折不挠地给中央出谋划策,提出了不少反腐倡廉的好建议,还不时地发动网上签名运动来造势助威。他们这种秉忠直言、忧国忧民之心着实令人敬佩。

要搞好一个工厂,治理好一个国家,不研究管理科学和法学确实不行。但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改造社会与治理社会也不是一回事。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而改造社会则必须遵循社会正义,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的原则。

社会生产的管理体制,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方式则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以及生产对象、生产规模等因素决定(这里的生产方式不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不应包括在生产方式之内)。因此,社会生产的管理体制也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产量的不同而变,与社会制度无关。故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体制都可以在世界各国之间对应地相互借鉴。同时,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管理体制不适用于分散的个体农业生产,现代企业制度也不适用于瑞士钟表业,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改造社会的任务在于改革原有的社会制度,确立另一种社会制度。而治理社会的任务则在于维护某种社会制度的长治久安。故各种社会都有各自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和法律体系。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性质取决于革命者的阶级属性及其对社会认识的科学性;而社会管理体制则取决于该社会的阶级结构。由于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的阶级结构基本相同,故各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也都大同小异。——即社会管理体制的机构和职能基本相同,只是名称各异而已。故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上也可以相互借鉴。

社会政治体制的阶级属性,决定着各种管理体制(包括社会管理体制和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体制)的管理者的阶级属性。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管理国家的是资产阶级,管理社会生产的也是资产阶级,维护的也是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等。

大多数社会弊端,都与社会基本制度形影相随,并非是管理体制不完善所致。如社会分配不公,权钱交易,通货膨胀,假冒伪劣,金融、经济危机等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产物。而统治者则往往把这些弊端推委到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上,以达到欺骗和麻痹人民,遏制革命的目的。因此,热衷于向中央提建议、为中央出谋划策的同志,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要上当,磨灭了自己的革命意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