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我设计
人生自我设计
中国人有个习俗,就是“抓周”。在小孩满一周岁时,摆出各种小物件让孩子去抓,以预测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例如孩子抓笔,就是读书的材料;如果抓钱,将来会发财,等等。
孩子小的时候,只能受大人摆布,住什么地方,上什么学校,都是大人安排的。在小学的时候,大约都写过《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些幻想。因为那时年纪太小,很多想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是幻想,而且往往深受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成年人的影响。例如某一时期,很多小学生把长大当工农兵做为理想,而另一时期,又把当大款明星作为理想。
如果说一路读书读过来,从家门到校门,是在象牙之塔中渡过,那么到了大学,就面临着走向社会的现实了,将来的一生如何渡?很大程度要由自己来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非常现实的,具体的,不能简单地用工人或明星来代表了。
人生能不能自我设计呢?从大学毕业后,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还是有工作的一天,不可能一辈子光读书不工作。那么首先就面临工作的问题,也就是谋生的问题;然后是恋爱结婚问题(如果在学校没有结婚的话),生育问题,抚育子女问题,等等,这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必经的阶段。
有的人家庭条件好,父母早就把他的未来安排好了,工作,房子,甚至连配偶都替他找好了,一切都不用自己烦心。这样的人当然很幸运。但是有的人却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安排,要走自己的路,要自强自立,哪怕吃苦受累也不后悔。为什么?就是因为人是有精神追求的。
人有政治上的追求,经济上的追求,物质上的追求,学说上的追求,信仰上的追求,等等。所谓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别人就不应干涉。明智的父母应鼓励子女去自立。
有的人追求宗教信仰,一生中一定要到心中的圣地朝拜一次,有的人想在一生中游遍名山大川,有的人立志要一生为理想而奋斗,有的人穷其一生只为破解一个难题,有的人把某种事业做为自己一生的使命,等等;不过也有这样的人,以一生玩弄多少女人为目标,以一定要把某个异性搞到手为目标,以追求个人的享受为目标,以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为目标,等等,这就是纷纭复杂的人间世界。
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而且是人生中最为美好最为重要的阶段。到了大学毕业,人生观已经基本形成,对自己未来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应当有自己的主张了。为了珍惜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了生命更有价值更加壮丽,对未来做一点规划,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自我设计,是很有好处的。
人生自我设计,也就是人生自我塑造。人的一生,到盖棺定论时,他是一个什么人,既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为什么有的人一世英名,会毁于一旦?为什有的人守不住清廉而成了为人所不齿的贪官?为什么有的人平时道貌岸然,可是关键时却是儒夫混蛋?其中必然有个人主观的原因。
其实自己是什么人,自己最清楚。自己有什么长处,有什么弱点,自己属于什么性格,有什么能力,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当有数。有意识地塑造自已,就是要明确自己以什么人为榜样,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确定了目标,就要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弱点,发扬优点,向着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努力。
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机遇难求,造化弄人,天灾人祸,在所难免。自己可能无法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但是自己的思想意志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所所只要自己立下志愿,并且已经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哪怕生命意外终止,也是没有白活。
2009,1,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