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曾经石破惊天的大事

火烧 2025-05-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世界银行与中国合作发布研究报告,引发广泛讨论。杜建国在发布会上质疑报告内容,引发现场骚动,成为网络热议焦点。

  常上网的同志,应该还记得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上,发生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2012年2月28日,由中国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组织实施,耗时15个月完成的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是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合作历史上首次进行如此重大而着眼长远发展的策略性研究。

  报告审视了中国到2030年之前的战略抉择,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六大战略方向应为: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报告全文468页,包含了一份主报告及五份专题报告,几乎涉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佐利克及世界银行,对中国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呀。

  请注意,这并不是世界银行单独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发展规划,而是在中国财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研制出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规划。似乎,在中国的这些经济发展主责部门的眼里,世界银行是发展经济的高手,而这些经济部门自己,则很自卑,认为自己不会搞经济,所以才卑词厚礼乞求世界银行出手相助。

  由世界银行为中国经济发展制定计划,当时被中国人看作笑话。因为,2008年美国刚刚发生资贷危机,经济差得一塌糊涂,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世界银行有什么资格为中国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我记得,当时我写了篇小文章,认为不应该把“WORLD BANK”译成“世界银行”,应该译成“沃德银行”,以消除其迷惑性,因为这个银行,与“世界”关系不大,其实是美元霸权的帮凶、打手。现在看来,译成“卧底银行”或许更加准确。

  在28日当天,正当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在中国官员的陪同下,在各大媒体的关注下,兴致勃勃地发布这个研究报告时,中国的独立学者杜建国突然“闹场”,称世界银行的报告是“毒药”,让佐利克拿着自己报告,“滚”回美国;指私有化在美国证实已失败,舆论对国企不公正;世行报告包藏祸心,把我们往火坑里推。现场一阵骚动,秩序险些打乱。结果,在中国的土地上,现场的美国光头保安迅速把杜建国“扔”了出去。

  杜建国,后来也发表过一些让网友很反感的言论。

  不管杜建国后来表现如何,必须承认,他独闯佐利克世行报告发布会的举动,是英勇的。当时,杜建国也受到了中国广大网友的广泛赞扬,也当然受到一些人的猛烈攻击。

  据说,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给予报告高度肯定,认为报告给中国教育及卫生医疗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唯有国资委提出强烈反对意见,并就此给财政部回文,认为《报告》提出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降低国有经济所占比例的建议违反宪法,有颠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嫌疑,并要求与相关机构展开辩论。

  佐利克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国企私有化,进一步地,就是瓦解中国工业和科技。

  我记得,当时媒体说,佐利克报告内容非常好,只是“文本”还不太完善,引起中国人民的误会。什么叫“文本”不太完善?就是欺骗性不够强。还有位姓李的“海归派”著名经济学家说,美国的要求90%都符合中国的改革方向。

  要记住的是,佐利克的报告,并不是漫不经心地提出来的,而是针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是针对即将召开的那个大会提出来的。

  13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回头看看,幸亏中国没有按照佐利克联合中国经济发展主责部门共同制定的这个报告来规划经济发展,相反,中国提出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自己碗里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等政治原则,提出了“制造业2025”、“一带一路”、“亚投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三角”、“振兴珠三角”、“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几乎是与佐利克先生的世行报告对着干的。佐利克世行报告关于瓦解中国工业、科技的图谋,没有得逞,为尔后中美之间的全面斗争,特别是2016年南海对峙提供了背景。如果当年听从了佐利克联合中国经济主责部门联合制定的所谓世行报告,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军工、科技、基建、高铁、航空、航天、通信、电子、船舶、能源等工业了。如果当年听信了佐利克报告,中国能够在美国发起的科技战、贸易战、关税战、外交战,甚至对中国的军事挑衅威胁中获取,那就不可能了。最近,在巴基斯坦反击印度挑衅的空战中,中国战机、导弹、预警等军工产品,大放异彩,震惊全世界,冲击了整个时代。其影响力,现在还不能充分评估。要是当年中国没有识破佐利报告的误导,没有顶住佐利克报告的压力,这些胜利是不可能,迎接中国的将是一场接一场屈辱,还有重大主权损失,甚至是其他不可想像的灾难。

  这其中的艰苦斗争,我想大家是看到了的。孰是孰非,孰功孰罪,大家是明白的。

  摧毁中国工业科技的图谋,完全失败了,但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买办势力则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就是推动中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这次作为主力的,还不是美国金融霸权,而中国的买办资本势力,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买办资本势力。

  如果说当年佐利克报告的核心图谋在于瓦解中国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工业和科技,那么,今天,以“休克疗法”的制定者而闻名于世界的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大卫·萨克斯频频来中国“布道”,宣扬的就是“中国金融国际化、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剑指中国金融主权、货币主权,比佐利克更加险恶、歹毒。

  这一回,出场的代表性人物不是佐利克,而是萨克斯,同样是臭名昭著的新自由主义者。前者,旨在摧毁中国工业、科技,后者,旨在并吞中国金融!

  所谓新自由主义,用古巴老共产党员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话说,就是帝国主义。

  前者,打出的是传统的工业、科技安全牌,容易识破。最终,中国人民也的确识破这个阴谋,并且打破了这个阴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今天,萨克斯教授打出的是金融牌,属于非传统安全,中国还严重缺乏货币主权、金融主权、市场主权、经济主权意识,这方面的理论准备严重不足,是非不明,敌友不辨。所以,萨克斯的欺骗性要比佐利克的世行报告强得多。在中国,就没有足够的人能够洞悉其奸。当年,佐利克报告的提出,是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在中国买办的掩护下,以“报告”的方式,以中国官方的名义,当作一件光荣的、盛大的事情,公开发布的。而萨克斯并吞中国金融主权的观点,则是在中国主流学者的掩护下,不公开地提出来的,“悄悄地进村,开枪地不要”。而且,在向中国提出开放金融、金融强国、金融国际化、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的意见建议时,萨克斯教授还给中国人民灌上了一济“迷魂”药:美国的国债已经高达36万亿美元之多,美国经济已经不可持续了,以麻痹中国人民的警惕性。或许,萨克斯先生还会在某种场合对特朗普大加挞伐,以换取中国方面的信任,并同时让中国接受开放金融、金融国际化、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的“金融强国”建议。

  萨克斯的这些观点,由于有中国主流学者的掩护、粉饰,并且不像如佐利克那样高调,并没有遭到“杜建国”那样的独立学者“闹场”。从中国方面最近对摩根、景顺、贝莱德、先锋领航、高盛、黑石、瑞银、桥水、道富等美国华尔街老财阀、老瘪三、老骗子、老强盗的热烈欢迎的程度来看,他应该是得逞了。

  中国主流学者、金融系统、学术教育、媒体舆论,正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宣扬“人民币时代”的到来,似乎这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把投降宣扬成胜利,是它们的一贯做派。殊不知,随着美国华尔街诸金融大鳄渗透到中国,从事存贷、支付、结算、投资等货币业务,和理财、信托、基金、证券、股票、债券、保险、再保险等金融业务,甚至可以控股中国银行,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控制权等主权已经悄然易手。萨克斯教授的图谋,当然是得逞了。我们识破了佐利克的阴谋,却没有识破萨克斯的阴谋,经过千辛万苦而取得的工农业、科技、商业、贸易、外交、政治、军事胜利成果,很可能随着中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而化为乌有。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

  我们,还是少了一个像杜建国那样的学者。不管他有多少问题,至少,他的勇气,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