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卖掉阿拉斯加 俄国人为何要廉价卖掉阿拉斯加?和清政府有很大的关系
俄国人为何要廉价卖掉阿拉斯加?和清政府有很大的关系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的西北部,是美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面积高达170多万公里,占了美国面积的五分之一。阿拉斯加不仅面积辽阔,而且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黄金和石油,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之一。不过如此一块风水宝地,却在19世纪60年代俄国人以720万美元廉价卖给了美国人,让美国人捡了个大便宜。那么为何俄国人要把阿拉斯加廉价卖掉?如果说俄国卖掉阿拉斯加和清政府有关也许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但事实上,俄国卖掉阿拉斯加和中国确实有很大关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
沙皇俄国崛起于15世纪末,最初只是个面积不大的小公国,领土只有数千平方公里。进入16世纪,俄国人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俄国人从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公国很快扩张到了整个东欧平原。16世纪末,俄国人翻越乌拉尔山,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到了17世纪中叶已经扩张到了黑龙江流域。俄国人在黑龙江流域的殖民活动遭到了清政府的阻挡,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国人被逐出了黑龙江流域。俄国人被驱逐后,被迫向东北扩张,他们到达了东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又越过白令海峡,扩张到了人迹罕至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俄国人还想向夏威夷扩张,试图从海洋上迂回向南发展。不过,由于俄国人在北美地区人口很少、势力也不大,又遭到了英国人、法国人以及印第安人的阻挡,所以止步阿拉斯加。
俄国人控制阿拉斯加后,在当地的形势并不乐观,俄国人对阿拉斯加也并不看好。阿拉斯加气候寒冷,生活条件恶劣,俄国人在当地的人口又不多,所以只能窝在沿海条件比较好的几个定居点,通过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贸易以获取商业利益。不过相比昂贵的生活和占领成本,俄国人在阿拉斯加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有时候还要倒贴钱,俄国人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大部分都要靠从本土千里迢迢的运过来。所以俄国人对温暖肥沃的黑龙江流域念念不忘。在土地和财富的诱惑下,俄国人再次偷偷的进入了黑龙江流域,一直拓展到东部的库页岛。而让人无语的是,清政府竟然默认了俄国人的殖民行为,乾隆皇帝接到俄国人在库页岛活动的奏报,只轻描淡写的说:当地苦寒,久无人居,若劳师远征,糜费钱粮,百害无一利。不理会便是了。清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俄国人的活动愈加猖獗。到鸦片战争前,黑龙江北岸实际上都已经被俄国人控制。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英法打的狼狈不堪,俄国人看到了清政府的虚弱,所以开始趁火打劫。1858年,俄国人逼迫大清国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奕山在沙俄的淫威下,根本没有反抗,擅自和沙俄签约,把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都让给了俄国人。虽然清政府对此事非常震怒,但最终力有不逮,又惧怕俄国人,所以奕山割让土地的事不了了之。不久,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承认了《瑷珲条约》,就这样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让给了俄国人。

俄国人得到了温暖富庶的远东地区,自然看不上贫瘠寒冷的阿拉斯加。由于俄国人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打的一蹶不振,国家债台高筑,而阿拉斯加的毛皮收入锐减,已经索然无味,同时阿拉斯加还遭到了英国人的威胁,所以俄国人决定甩掉阿拉斯加这个包袱。由于俄国人不愿意让英国人得到阿拉斯加,所以舍近求远,贿赂美国议员,让美国人买下来这块不毛之地。1867年,美国星条旗在阿拉斯加升起,阿拉斯加成为了美国的领土。不过当时美国政府买下阿拉斯加的时候,美国国务卿施华德差点被国民臭鸡蛋和烂菜叶子淹没。不过没多久,美国人在阿拉斯加发现了黄金,后来又发现了石油,阿拉斯加竟然从不毛之地变成了聚宝盆,把俄国人肠子都悔青了,不过那是后话了。俄国人之所以出售阿拉斯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中国的远东地区,否则俄国人还是得从北美另想出路,也许不会丢掉阿拉斯加这个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