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康熙的皇子列表 清朝皇子“减负”难: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清朝皇子“减负”难: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

清朝皇子“减负”难: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在历代皇帝中,清代对子弟教育最严格。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连除夕都不能放假。 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夏天虽热,皇子读书时却不允许使用扇子祛暑,每学一个字,即要写100遍,一段课文,要朗诵120遍。 康熙皇帝年幼读书,自己曾累得咳血,故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故深得康熙喜爱。 皇子们除了学习汉文经典外,12岁以后还要学习满文,14岁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教习由满蒙谙达充任,他们无师傅之称号,见皇子时须下跪请安,自称奴才。皇子长大后,还有武功课,包括拳术、鸟枪、刀剑、火器等。西方传教士张诚曾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带着7个皇子巡视塞外,整整一个月里,这些皇子终日跃马扬鞭,搭弓射箭,不亦乐乎。 据野史载,乾隆时上书房总师傅是名臣王杰,后来在扳倒和珅中,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乾隆到上书房闲逛,看王杰正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子下跪,感到很生气,说:再怎么说,这也是皇子,将来可能当皇帝,怎能不顾君臣之礼?王杰回答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意思是教得好,可能成明君,教不好,可能成暴君,老师必须有师道尊严。乾隆无可奈何,便令皇子复跪。 当然,这只是野史作者的理解,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醇亲王奕在《竹窗笔记》记载:“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书罚字,俟师傅准去吃饭方去,随侍内谙达、太监等无敢催促者,下书房亦然。师傅在书房惟吃晚饭。某屋念书及某人在某间下屋均由上指定。”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对此曾大发感慨:“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晚清光绪年间虽无皇子,但亦注重对贵胄的培养,但形式有改变。1905年,兵部与练兵处奏准成立陆军贵胄学堂,以庆亲王奕 为管理大臣,冯国璋为总办,次年4月开学,设军事、天文、地理、历史、算术等科目,对八旗贵胄进行新式教育,招收学员近百人,另有40余名有职任王公亦命为听讲员。 很赞哦! (1041)
相关文章
- 康熙前面是哪个皇帝是谁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作“玄烨”?
- 清朝清官 哪位清代官员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 康熙皇帝下一个是哪个皇帝 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一生所做最纠结的一件事
- 抱怨埋怨 最勤政的康熙皇帝也会吐槽埋怨:工作强度大不能退休!
- 康熙皇帝有几位皇子 长城是好是坏?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揭秘:清朝末期皇帝没有子嗣原因
- 康熙最喜欢的皇子 康熙皇子皇孙众多,为什么偏偏能够记住十二岁的乾隆?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 顺治和康熙是什么关系 康熙和康熙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为何都没有留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