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要为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范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范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吟詩作對是文人雅士的遊戲,他們閑暇之時,往往會邀上三五好友,喝上幾杯燒酒,寄情于山水之間,借詩歌抒發心中情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在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范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吟詩作對是文人雅士的遊戲,他們閑暇之時,往往會邀上三五好友,喝上幾杯燒酒,寄情于山水之間,借詩歌抒發心中情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在《陋室銘》中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詩歌的評判標準,並不在於作詩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質量,畢竟能達到李白、杜甫那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有個一兩首詩流傳後世,就足以稱得上不枉此生了。
然而,北宋詩人蘇麟卻是一個「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只留下了2句詩,其餘的要麼就是不出名,要麼就是失傳已久。不過,僅憑這兩句詩,他就足以讓范仲淹汗顏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和范仲淹有什麼過節么?我們先從范仲淹說起,眾所周知,范仲淹非但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更是北宋朝廷的官員,他在《岳陽樓記》中說出的那句「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度使他成為了「業界模範」。
在朝為官的時候,范仲淹幾乎可以達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地步了,但可惜的是,他都差了一點。行政方面,他一生都在呂夷簡和杜衍的光環之下,慶曆新政草草了事,從未真正做到獨振朝綱;邊事方面,他鎮守延洲戰績堪憂,還落下了書信通敵的口實,惹得朝野震怒。總的來說,他是名氣高過了作為,但他卻不失為一個憂國憂民的名臣。
晚年時,范仲淹調任杭州,任知府一職,當時的他已經在當官這條道路上走到了盡頭,不再將所有的寶都壓在自己身上,而是開始選拔年輕人才。杭州城的那些官員,為了得到范仲淹的提攜,多多少少都會展現自己的才氣與能力。范仲淹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於是他經常替那些年輕官員打點一二,幫他們鋪平晉陞之路。
在杭州城的大小官員中,有一個叫蘇麟的人,當時他在外縣擔任巡檢,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次杭州城。不過,即使他不在杭州,他也早就聽說了范仲淹在杭州的消息,他眼看著身邊的同僚一個個都升了官,心裡十分著急。一個月之後,機會終於來了,有一次蘇麟去杭州辦事,正好與范仲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談話。
蘇麟很聰明,他談完正事之後,「順便」獻詩一首,說是請范仲淹點評一下。完整的詩沒有記錄,只有這兩句流傳了下來: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范仲淹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了,怎麼會聽不出蘇麟想表達的意思?還不是因為自己提拔眾位官員之時遺漏了他?想到這裡,范仲淹不禁心生慚愧,看來眼前這個叫蘇麟的人,是有兩把刷子的。
最後,范仲淹徵詢了一下蘇麟的意見,並滿足了他的要求,使他的官位得到了提升。後來,人們將這兩句詩簡化為「近水樓台」四個字,從而衍生出了一個成語。詩歌是對漢語最凝練的體現,短短几個字,就可以代表深刻的含義。只可惜,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肯下苦功研究詩歌了,這個流傳千年的文化就這麼被棄置一旁,實在是有些不甘,大家說是不是?
很赞哦!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