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彦与曹雪芹 曹雪芹锦衣玉食从何来?祖父一年贪污至少四千万
曹雪芹锦衣玉食从何来?祖父一年贪污至少四千万
曹雪芹活着时名气不大,又没做过大官,关于他本人的资料,能见到的少之又少,倒是他的长辈留下了相对清晰的人生记录。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经以钦差身份任江宁织造。他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小时候的八个奶妈(四个乳母、四个保姆)之一,生前诰封一品夫人。他的祖父曹寅,做过江宁织造兼巡盐御史兼通政使司通政使,官居三品。他的父亲曹,也曾经以钦差的身份任江宁织造。他的一个姑姑,嫁给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世孙、平郡王纳尔苏。所以曹雪芹跟陶渊明、白居易、包拯、李清照以及传说中他的先祖曹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曹雪芹“本是魏武曹操之后”),都是官二代。
不光是官二代,他还是富二代―――曹玺、曹寅、曹祖孙三代以世袭的方式垄断江宁织造一职的时候,他们曹家是非常有钱的。
曹家的豪富生活
《红楼梦》里曾经花大量笔墨描写宁、荣二府的阔气和排场,那是小说家言,不能当成是曹家的翻版。不过曹家确实曾经像小说里贾府那样阔,举几个例子:
一、花高价养戏子
据康熙四十七年曹寅的家人描述,从康熙四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曹家光养戏子,就花了将近3000两银子。那时候,一两银子能在南京购买一石大米,清朝一石是80公斤,现在大约需要400元能买这么一石米,单从粮食价格角度折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400元,3000两就是120万元。家里要是没俩糟钱儿,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养戏子的。
《曹雪芹》剧照
二、斥巨资送人情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的老师兼顾问、原礼部尚书熊赐履在南京去世,当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正在南京做官,按礼节得去熊赐履家里拜祭,曹寅一出手,就拿出了240两银子作祭礼,给了熊赐履的儿子。前面说过,一两银子相当于400元人民币,240两相当于多少?将近10万!随手这么一送,就把今天小白领一年的存款给送掉了。
曹寅给康熙的儿子送礼更大方。康熙四十四年和康熙四十六年,太子胤i先后两次向曹寅“借钱”,曹寅都“借”了,每次“借”的数额都是2万两。这两笔银子,加起来是1600万元。
三、有大批房地产
曹雪芹幼年时期,家产被抄之前,曹家在北京有住房两所,在南京、扬州、苏州三地有住房11所,共有13处房产。田产有8处,共1967亩。
康熙的老师熊赐履,死前家里不过拥有2所住房、100多亩土地罢了。熊赐履的家产,在当时高级官员当中已经属于中等水准了,可跟曹雪芹家相比,那是相当寒碜。

靠工资养家是不可能的
曹玺、曹寅、曹这爷儿仨的工资并不高。譬如曹玺,按规定,年薪只有130两银子,另有108两归他自由支配、名义上是办公经费、实际上是岗位福利的工作津贴,把年薪和津贴凑一块儿,总共238两。曹玺风格很高,年薪只领一半,工作津贴一文不要,这样每年领到的银子,只有65两。曹寅的工资相对高一些,年薪105两银子,工作津贴108两银子,其中工作津贴一文不要,年薪按标准全支,每年实领薪水是105两。到曹那一代,实领薪水跟曹寅时一样,也是100多两,这时曹家已经“不得圣意”,为了向皇帝表示忠心,曹时不时还要捐出一笔远远超过其薪水的巨款。比如康熙五十四年,曹一次捐了白银3000两,作为买骆驼的费用给朝廷做了贡献。算到后来,他领到的薪水实际上就是负数,等于没有薪水,还得倒贴。
曹雪芹故居
恐怕再单纯的朋友也看得出来,如果靠薪水的话,曹家是不可能过上《红楼梦》里那种锦衣玉食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的。别说过奢侈生活,光养戏子、送人情、向皇族行贿,曹家都担负不起。您算算,曹家养一年戏子得多少钱?700多两银子。同僚家办丧事,送一回人情得多少钱?200多两银子。曹家爷儿仨就是不发扬风格,薪水补贴完全照领,捐款之事永远不干,一年下来才多少钱?200多两银子而已。够他们花吗?远远不够。
像历朝历代大多数官员一样,曹家三代之所以能够发大财,主要是靠了灰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