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李鸿章:历史漩涡里的一代重臣
李鸿章:历史漩涡里的一代重臣

梁启超曾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才识兼备的李鸿章在落日帝国里,却是一生秋风糊裱匠。
清另一重臣曾国藩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曾国藩家书》,李鸿章除了落得个千古骂名,还留下甚么?
李鸿章从1862年出任江苏巡抚至1901年去世,四十年来所上奏折数量庞大,这些奏折反映历史,也反映李鸿章的一生。曾国藩曾言:“少荃天资于公牍最近,所拟奏咨函批,皆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i出于蓝,亦未可知。”李鸿章的写奏折本领是有名的,在任曾国藩幕僚期间已出手不凡,有历史学者认为李鸿章写奏折的一杆笔比曾国藩还要厉害。
《李鸿章和清四十年》便是一部点评李鸿章奏折的书。
“他的精于权谋与‘写奏折’的本事,在其奏折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不少有关国家大政及一些与他本人利益相关的事情上,他与朝廷的主张并不一致,但多数情况下,他却能迂回曲折达到目的,并在奏折中列举种种理由说服朝廷,使其不能不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主张。”(第3页)
作者雷T在序中说,透过点评、x究这些奏折,可分析“隐藏其后的具奏者的w实意图、见识、水平,甚至其脾性才情。”
这书和《三国演义》一样,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看这书,爱那几则有关洋务给总理衙门的信函:《论幼童出洋肄业》(与曾国藩联署致总理衙门函)、《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论试办轮船招商局》(致总理衙门函)、《妥议铁路事宜折》等等。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核心人物,他总是“遇到红灯绕道走”,从未停过迂回曲折地引进西方科技。如修铁路,摇旗二十年仍得不到朝廷首肯,后借“海军衙门”的成立,才得以一圆建铁路之愿。
“伏思中国生民之初,九州岛岛万国自为风气,虽数百里之内,有隔阂不相通者。圣人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无不有铁路以导其先……征调则旦夕可达,消息则呼吸相通……查中国要道,南路宜修两条。一由清江经山东,一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二条宜由京师东通奉天,西通甘肃。诚得此四路以为根本,则傍路繁要之区,虽相去或数百里,而地段较短,需费较省,即招商集股,亦与情所乐就……”(第232页)
李鸿章在《妥议铁路事宜折》从国际形势,及至本国军事防卫、通商、运输、民生、邮政、招商轮船等方面力陈修建铁路之“九利”,当时朝野上下对修铁争议激烈(远甚于近今香港的高铁之争),虽则清皇朝逼于保守派的强大压力,一度“铁路不宜开”,但今天看来,李鸿章当日的主张高瞻远瞩,其南北四路的修铁路格局更具时代意义,哪怕放于今天,仍未落伍。
相关文章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辛丑谈判时李鸿章如何保住慈禧脑袋
- 清大臣李鸿章 揭秘晚清名臣李鸿章: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 清大臣李鸿章 晚清名臣李鸿章故居在哪里
- 李鸿章时期的皇帝 清朝的国旗和国徽是什么样的?是李鸿章设计的吗?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李鸿章向慈禧推荐自己老师 孰料其吓得不敢说话
- 李鸿章遗折 慈禧绯闻男友李鸿章其实是个大帅哥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解密: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历史上曾流过哪三次眼泪?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为何说李鸿章为历史背黑锅?他到底背负了什么?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慈禧嫁给李鸿章?揭秘李鸿章出访国外惹的笑话
- 李鸿章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大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