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两广是以什么来划分的 活动于两广地区的洪秀全是怎样接触到基督教的思想的?

火烧 2022-08-23 13:07:42 1065
活动于两广地区的洪秀全是怎样接触到基督教的思想的? 太平天国革命始终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活动的。它的宗教外衣,在中国方面,一般称作拜上帝会;(韩文山:《太平天国起义记》,见《太平天国》Ⅵ,第853页。)

活动于两广地区的洪秀全是怎样接触到基督教的思想的?  

太平天国革命始终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活动的。它的宗教外衣,在中国方面,一般称作拜上帝会;(韩文山:《太平天国起义记》,见《太平天国》Ⅵ,第853页。)在西方则被看作是所谓的太平基督教。(密迪乐:《中国人及其革命》1856年英文版,第440页。)不管叫作拜上帝会也好,叫作太平基督教也好,它的教义基本上是属于早期基督教或原始基督教一派的。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革命思想和他作为一个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md选集》(合订本)第1474页。)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太平天国一代革命的许多典章制度;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乃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个问题,过去中外学者都曾经有所论述;但意见分歧,争论没有充分展开;迄今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现在仅就洪秀全怎样接触到和为什么能接受早期基督教思想以及它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两广是以什么来划分的 活动于两广地区的洪秀全是怎样接触到基督教的思想的?

所谓早期基督教,就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巴勒斯坦产生而流行于小亚细亚一带的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是属于人民最下层的‘受苦受难的人’(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宗教。在基督教发展史上,早期基督教阶段被看作是所谓现实末世论阶段(一世纪下半叶)(克雷维列夫著,王先睿等译:《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末世论导源于犹太人,它之所以导入基督教中来,主要是经由《启示录》一书;它是犹太人对于过去和未来历史模型的理论,在任何时期都是会强烈地投合被压迫者与不幸者的心意(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早期基督教同公元325年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召开的尼西亚会议以后变成了罗马帝国国教的后期基督教相比,它们之间是有天渊之别的:二者如此不同,以致从后者很难认出前者。它既没有后世基督教的教义,也没有后世基督教的伦理,但是却有正在进行一场对全世界的斗争以及这一斗争必将胜利的感觉,有斗争的欢悦和胜利的信心,这种欢悦和信心在现代的基督徒身上已经完全丧失。

既然早期基督教和后世基督教的差别如此之大,那么在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活动于两广地区的洪秀全是怎样接触到它的思想的呢?

如所周知,洪秀全在1836年前往广州考秀才的时候,曾经得到基督教徒梁发所编写的一部名为《劝世良言》(见《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期,的传道书。这是一本具有殖民主义统治思想的反动的传道书。有一种看法认为:《劝世良言》这部洪秀全最早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是洪秀全基督教知识的主要来源;洪秀全所知道的基督教完全根源于此。(沈元:《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见《历史研究》,事情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从这种基督教的传道书中,洪秀全怎么能够利用它来发动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呢?要是《劝世良言》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那么太平天国革命就只会是西方殖民主义基督教传教事业最积极的后果(费子智:《中国文化简史》,了。

但是,事情真相并非如此。洪秀全从《劝言良言》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早期基督教思想,这里缺乏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

就宗教在中国农民战争中的作用来说,特别是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来说,它的确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作为鸦片战争以后日趋激化的阶级斗争形势的结果的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来自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早期基督教所提供的思维材料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是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方面,不忽略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承认先辈的思维材料的反作用,(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500—503页。)即思惟材料的影响。因此,这里的问题就是,洪秀全到底是怎样接触到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呢?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