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实性 郭店《老子》与“老子”公案

火烧 2021-10-31 19:12:24 1085
郭店《老子》与“老子”公案 提 要 :" 老 子 " 公 案 自 古 至 今 , 到 二 十 世 纪 初 " 古 史 辨 " 派 再 度 为 此 引 发 了 数 十 年 的 激 烈 争 辩 。 七 十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实性 郭店《老子》与“老子”公案

郭店《老子》与“老子”公案  

提 要 :" 老 子 " 公 案 自 古 至 今 , 到 二 十 世 纪 初 " 古 史 辨 " 派 再 度 为 此 引 发 了 数 十 年 的 激 烈 争 辩 。 七 十 年 代 帛 书 《 老 子 》 、 九 十 年 代 竹 简 《 老 子 》 的 发 现 , 令 汉 语 学 界 一 片 兴 奋 , 皆 以 为 " 老 子 " 公 案 可 以 就 此 了 结 。 本 文 经 过 冷 静 的 分 析 与 检 讨 , 得 出 了 不 同 的 结 论 , 即 , 就 我 们 现 有 的 材 料 , 尚 不 足 以 了 结 " 老 子 " 公 案 。 因 此 我 们 还 需 要 等 待 新 的 发 现 、 新 的 证 据 。陆 沉 , 四 川 大 学 哲 学 系 副 教 授 , 四 川 大 学 道 教 与 宗 教 文 化 研 究 所 在 职 博 士 生 。主 题 词 : 帛 老   简 老   老 子 公 案   " 来 源 " 模 型   " 辑 选 " 模 型   " 并 行 文 本 " 模 型   古 史 辨 派

一自 一 九 七 三 年 帛 书 《 老 子 》 ( 甲 、 乙 本 ) ( 以 下 简 称 " 帛 老 " ) 问 世 以 来 , 似 乎 沉 寂 多 时 的 有 关 老 子 其 人 其 书 的 公 案 便 再 度 重 提 出 来 。 事 过 二 十 年 考 古 界 又 发 掘 出 了 郭 店 楚 简 《 老 子 》 ( 以 下 简 称 " 简 老 " ) , 于 是 , 众 多 的 " 老 学 " 学 者 、 道 家 及 道 教 学 者 皆 一 致 地 以 为 , 自 古 以 来 的 老 子 其 人 其 书 公 案 该 是 尘 埃 落 定 、 一 举 了 结 了1 。事 实 果 真 如 此 ? 让 我 们 首 先 来 分 析 一 下 各 方 有 关 " 简 老 " 的 看 法 , 据 我 所 知 , 颇 具 代 表 性 的 看 法 至 少 有 以 下 五 种 。其 一 , " 简 老 " 系 《 老 子 》 的 祖 本 , 是 最 原 初 的 《 老 子 》 , 后 来 的 " 帛 老 " , " 河 上 公 本 " 、 " 王 弼 本 、 " 想 尔 本 " 以 及 " 傅 弈 本 " 等 等 都 是 在 " 简 老 " 的 基 础 上 加 以 改 造 、 重 编 与 增 订 而 成 。 根 据 美 国 学 者 罗 浩 ( H . D . R o t h ) 的 分 析 , 我 们 把 这 种 看 法 称 作 " 来 源 " 模 型2 。 其 中 , 持 这 种 看 法 的 学 者 郭 沂 、 尹 振 环 等 认 为 , " 简 老 " 甲 、 乙 、 丙 三 篇 是 一 部 完 整 的 《 老 子 》 , 作 者 系 老 聃 ( 李 耳 ) , 而 今 本 《 老 子 》 则 出 自 太 史 儋 。 先 秦 道 家 的 传 承 线 索 为 : 老 聃 → 太 史 儋 → 关 尹 子 → 列 子 → 庄 子 。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中 被 关 尹 子 强 求 作 五 千 言 上 下 篇 的 是 太 史 儋 , 而 非 老 聃 。 以 后 反 倒 是 太 史 儋 的 《 老 子 》 传 世 , 而 老 聃 之 《 老 子 》 不 传3 。 另 外 的 学 者 象 崔 仁 义 等 认 为 , " 简 老 " 甲 、 乙 、 丙 三 册 系 三 位 不 同 作 者 的 《 老 子 》 , 据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 他 们 应 当 是 太 史 儋 、 老 莱 子 、 老 聃 。 " 简 老 " 经 汇 集 、 发 挥 后 被 完 全 包 容 在 " 帛 老 " 之 中 , 而 " 帛 老 " 再 经 修 订 、 改 定 成 传 世 本 《 老 子 》4 。其 二 , " 简 老 " 系 不 同 的 传 抄 本 , 其 中 甲 、 乙 所 据 " 传 本 " 与 丙 所 据 的 又 不 同 。 持 这 种 看 法 的 学 者 比 如 王 中 江 等 甚 至 认 为 , 既 然 在 战 国 中 晚 期 就 已 有 不 同 的 传 本 问 世 , 那 么 , 老 子 所 着 的 《 老 子 》 原 本 , 就 当 比 《 论 语 》 、 《 墨 子 》 还 要 早 。 在 解 释 为 何 " 简 老 " 的 篇 幅 只 有 " 帛 老 " 以 及 " 通 行 本 " 的 五 分 之 二 时 , 王 提 供 了 三 种 可 能 , 一 是 竹 简 被 盗 ; 二 是 《 老 子 》 一 书 , 开 始 就 不 多 , 后 被 附 益 ; 三 是 陪 葬 时 , 只 是 象 征 性 地 放 进 去 一 部 分 。 王 认 为 三 的 可 能 性 最 大5 。 我 们 姑 把 这 种 看 法 归 作 " 辑 选 " 模 型 。其 三 , " 简 老 " 不 仅 是 一 种 传 抄 本 , 而 且 是 传 抄 者 有 意 识 地 依 据 自 身 的 目 的 及 要 求 , 从 原 始 母 本 中 的 摘 抄 。 持 此 看 法 的 有 王 博 、 陈 鼓 应 、 裘 锡 圭 等 , 以 及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附 和 此 看 法 的 有 英 国 学 人 雷 敦 和 ( E . R y d e n ) , 美 国 学 人 韩 禄 伯 ( R . H e n r i c k s ) 等 。 学 者 们 还 进 一 步 分 析 出 甲 篇 主 题 是 治 国 和 道 与 修 道 ; 乙 篇 为 修 道 ; 丙 篇 是 治 国 。 而 且 它 们 应 该 被 看 作 是 当 时 存 在 的 三 个 不 同 的 《 老 子 》 传 本 的 抄 本 。 于 是 结 论 自 然 与 " 二 " 相 同6 。 这 种 看 法 当 更 属 一 种 典 型 的 " 辑 选 " 模 型 。其 四 , " 简 老 " 是 尚 处 在 形 成 阶 段 的 、 目 前 所 见 最 古 的 《 老 子 》 文 本 。 持 此 看 法 的 主 要 有 日 本 学 者 池 田 知 久 等7 。 尽 管 我 们 也 将 其 归 入 同 " 一 " 一 样 的 " 来 源 " 模 型 , 然 而 我 们 还 是 应 当 特 别 强 调 , 这 是 一 种 在 研 究 及 结 论 上 都 更 为 严 谨 , 更 少 依 赖 猜 测 与 假 设 的 " 来 源 " 模 型 。其 五 , " 简 老 " 系 与 八 十 一 章 老 子 祖 本 并 行 的 一 种 文 本 。 故 称 作 " 并 行 文 本 " 模 型 。 美 国 学 者 罗 浩 等 持 这 种 看 法 。 在 他 们 的 研 究 过 程 中 , 大 量 借 用 了 西 方 关 于 《 圣 经 》 研 究 逐 渐 成 形 的 方 法 , 比 如 文 本 研 究 方 法 , 文 学 研 究 方 法 , 哲 学 研 究 方 法 与 宗 教 研 究 方 法 等 。 他 们 研 究 的 结 论 是 , 无 论 传 世 本 《 老 子 》 、 《 管 子 》 ( 部 分 ) , 还 是 " 简 老 " 等 等 , 它 们 所 包 含 的 内 容 都 同 属 一 种 明 显 的 口 头 化 的 哲 理 诗 , 这 些 哲 理 诗 很 可 能 以 不 同 单 元 的 形 式 在 口 头 上 流 传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最 后 被 集 合 抄 写 下 来 。 而 " 简 老 " 的 甲 、 乙 、 丙 三 篇 就 代 表 了 对 这 些 独 立 单 元 韵 文 的 一 种 独 特 组 合 , 所 有 这 些 单 元 的 韵 文 后 来 也 集 合 到 《 老 子 》 书 中8 。下 面 我 们 拟 对 上 述 各 种 看 法 作 出 一 些 总 括 性 的 评 价 , 需 要 特 别 指 出 的 是 , 我 们 即 使 排 除 了 某 种 看 法 , 也 丝 毫 不 意 味 着 我 们 就 否 定 了 那 些 学 者 的 全 部 研 究 成 果 。 事 情 倒 可 能 是 , 某 种 看 法 尽 管 难 以 成 立 , 但 学 者 的 一 些 具 体 研 究 成 果 却 仍 然 具 有 相 当 的 价 值 。 一 般 而 言 , 由 于 上 述 看 法 ( 以 及 其 他 类 似 或 相 应 的 看 法 ) 都 必 须 相 当 地 依 赖 事 实 的 验 证 ( 比 如 考 古 的 新 发 现 ) 、 理 论 的 推 测 与 推 断 , 因 此 , 它 们 都 或 多 或 少 地 具 有 或 然 性 或 可 能 性 的 性 质 。 不 过 是 看 谁 的 或 然 性 与 可 能 性 更 大 一 些 , 其 推 测 与 推 断 的 理 据 更 充 分 一 些 而 已 。从 同 是 " 来 源 " 模 型 的 " 一 " 、 " 四 " , 我 们 基 本 上 排 除 " 一 " 。 因 为 它 包 含 了 太 多 的 未 经 证 明 , 甚 至 不 可 证 明 的 假 设 与 推 测 , 依 据 的 史 实 也 主 要 是 学 界 已 基 本 上 一 致 认 为 存 在 着 不 少 重 大 问 题 的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 再 者 , 企 图 将 " 简 老 " 甲 、 乙 、 丙 三 篇 组 合 成 一 个 类 似 于 《 庄 子 》 内 、 外 、 杂 三 篇 那 样 完 整 系 统 的 本 子 , 也 是 难 以 成 立 的 。 因 为 目 前 学 界 至 少 已 经 证 明 了 丙 篇 与 甲 、 乙 篇 系 不 同 个 人 、 不 同 时 间 以 及 依 据 不 同 传 本 的 抄 本 , 因 而 笼 统 地 断 言 " 简 老 " 系 老 聃 个 人 的 着 作 便 不 再 可 能 成 立 。 甚 至 , 还 进 一 步 断 定 今 本 老 子 系 太 史 儋 个 人 的 着 作 , 从 而 一 举 澄 清 老 子 其 人 其 书 的 千 古 悬 案 , 这 同 反 之 , 把 " 简 老 " 甲 、 乙 、 丙 三 册 分 别 看 作 是 三 位 作 者 的 三 本 《 老 子 》 , 以 此 来 了 结 " 老 子 " 公 案 的 做 法 , 是 一 样 的 过 于 完 美 、 过 于 理 想 , 并 且 太 具 有 诱 惑 力 , 从 而 反 倒 是 太 不 可 能 成 立 , 或 者 说 太 幼 稚 。 不 过 , 我 们 注 意 到 崔 仁 义 在 整 理 " 简 老 " 时 , 把 学 者 普 遍 不 认 为 属 于 《 老 子 》 的 〈 太 一 生 水 〉 篇 归 入 到 了 丙 篇 ( 在 崔 那 里 是 甲 册 ) 中9 。 我 们 认 为 , 他 的 这 种 做 法 只 会 是 对 上 述 的 " 并 行 文 本 " 模 型 起 到 一 种 旁 证 的 作 用 。 因 为 正 是 由 于 不 同 的 人 编 排 收 集 《 老 子 》 , 才 可 能 出 现 这 样 不 同 内 容 的 情 况 。相 对 于 " 一 " , " 四 " 显 然 要 谨 慎 得 多 。 池 田 知 久 正 是 鉴 于 得 出 " 简 老 " 是 完 成 本 《 老 子 》 的 一 部 分 , 或 是 其 节 略 本 的 结 论 , 它 的 一 个 重 要 前 提 是 认 同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为 历 史 事 实 , 同 时 亦 相 信 五 千 言 《 老 子 》 在 春 秋 末 期 已 经 完 成 。 因 而 在 池 田 知 久 的 研 究 中 , 不 将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的 记 述 作 为 信 史 而 加 以 依 据 , 并 舍 弃 关 于 《 老 子 》 及 老 子 的 所 有 现 存 理 论 和 一 切 固 有 观 念 , 站 在 百 分 之 百 白 纸 的 立 场 上 , 展 开 对 " 简 老 " 的 分 析10 。 而 他 的 结 论 : " 简 老 " 系 尚 在 形 成 阶 段 中 的 、 目 前 所 见 的 最 古 的 《 老 子 》 文 本 , 也 确 实 没 有 超 出 他 确 立 的 前 提 所 允 许 的 范 围 。 不 过 , 若 是 注 意 到 或 者 几 乎 与 " 简 老 " 同 时 , 或 者 稍 早 的 《 庄 子 》 ( 至 少 其 中 的 " 内 篇 " ) , 以 及 稍 晚 的 《 韩 非 子 》 中 的 〈 解 老 〉 、 〈 喻 老 〉 等 对 《 老 子 》 内 容 的 大 量 引 用 , 而 其 中 的 一 些 内 容 并 不 见 于 " 简 老 " 之 中11 , ) 这 也 就 意 味 着 , 我 们 必 须 假 设 , 约 与 " 简 老 " 同 时 ( 或 稍 早 或 稍 晚 ) 还 存 在 着 一 些 其 他 的 可 能 文 本 , 而 这 是 有 待 于 新 的 考 古 发 现 才 能 够 证 实 的 。 所 以 , 到 目 前 为 止 , " 来 源 " 模 型 还 远 远 不 是 定 论 。我 们 再 来 看 看 两 个 " 辑 选 " 模 型 , 它 们 显 然 共 同 地 预 设 了 , 在 " 简 老 " 之 前 , 已 经 存 在 着 一 个 类 似 于 通 行 本 规 模 与 " 次 序 " 的 《 老 子 》 书 。 不 过 , 这 同 样 也 是 有 待 于 新 的 考 古 发 现 才 能 够 证 明 与 证 实 的 。 因 而 它 也 还 没 有 成 为 定 论 ( 至 于 " 辑 选 " 模 型 学 者 所 申 述 的 种 种 理 由 , 我 还 将 在 后 面 予 以 详 细 讨 论 ) 。既 然 以 上 认 为 老 子 其 人 其 书 的 公 案 已 经 获 得 解 决 的 种 种 看 法 , 都 还 没 有 成 为 定 论 , 同 时 , 汉 语 界 学 人 几 乎 尚 未 真 正 地 正 面 回 应 " 并 行 文 本 " 模 型 的 看 法 , 比 如 美 国 学 者 W . B a x t e r , H . D . R o t h ( 罗 浩 ) 等 等 。 他 们 通 过 对 《 老 子 》 以 及 《 管 子 》 ( 部 分 ) 的 详 尽 分 析 , 不 仅 发 现 它 们 的 韵 律 及 其 它 修 辞 上 具 有 相 同 的 特 征 , 它 们 同 属 一 种 明 显 口 头 化 的 哲 理 诗 , 而 且 发 现 在 其 中 几 乎 看 不 出 单 个 作 者 创 作 成 分 的 文 学 体 材12 。 这 不 就 是 在 重 提 " 老 子 " 公 案 吗 ! 因 此 , 我 们 拟 在 下 面 结 合 二 十 世 纪 初 " 古 史 辨 " 派 有 关 " 老 子 " 公 案 的 讨 论 , 以 进 一 步 地 分 析 与 确 认 , 我 们 是 否 真 地 已 经 具 有 足 够 的 理 据 与 事 实 解 决 了 " 老 子 " 公 案 ? 我 们 的 分 析 不 依 赖 于 假 设 , 至 少 我 们 主 观 上 是 要 尽 可 能 地 做 到 这 点13 。二 " 老 子 " 公 案 包 含 两 个 问 题 , 其 一 , 《 老 子 》 成 书 年 代 问 题 , 大 致 又 分 作 两 类 相 互 对 立 的 观 点 , 一 、 " 晚 出 说 " , 《 老 子 》 成 书 于 战 国 后 期 直 至 秦 汉 之 际 , 至 少 也 在 《 论 语 》 、 《 墨 子 》 之 后 , 甚 至 在 《 孟 子 》 、 《 庄 子 》 之 后 ; 二 、 " 早 出 说 " , 《 老 子 》 成 书 于 《 论 语 》 、 《 墨 子 》 之 前 。 其 二 , 老 子 是 否 历 史 真 实 人 物 , 是 否 撰 着 《 老 子 》 。 此 又 大 致 可 分 为 三 种 观 点 , 一 、 不 怀 疑 老 子 的 存 在 , 但 认 为 他 不 可 能 是 《 老 子 》 的 作 者 , 比 如 钱 穆 等14 ; 二 、 相 信 老 子 的 存 在 并 着 有 《 老 子 》 , 但 他 应 生 活 于 孔 、 墨 之 后 , 比 如 梁 启 超 等15 ; 三 、 坚 信 老 子 早 于 或 稍 早 于 孔 子 , 对 孔 子 有 过 教 诲 , 并 着 有 《 老 子 》 。 一 般 持 《 老 子 》 早 出 说 者 同 时 持 " 三 " ; 而 持 晚 出 说 者 , 或 者 持 " 一 " , 或 者 持 " 二 " 。 也 有 个 别 学 者 比 如 唐 兰 等 持 较 为 折 衷 的 观 点16 , 即 , 肯 定 老 子 ( 聃 ) 长 于 孔 子 , 《 老 子 》 是 他 的 遗 言 , 撰 成 却 在 《 墨 子 》 、 《 孟 子 》 撰 成 的 时 期 。 " 老 子 " 公 案 自 司 马 迁 撰 写 《 老 子 列 传 》 就 已 经 存 在 。 不 过 在 现 代 古 史 辨 派 之 前 , 基 本 上 只 是 唯 数 有 限 的 学 人 表 达 过 怀 疑 及 一 些 推 测 , 即 使 间 或 三 两 学 人 也 有 过 较 为 激 进 的 结 论 , 比 如 汪 中 ( 《 老 子 考 异 》 ) 、 崔 述 ( 《 洙 泗 考 信 录 》 ) 等 , 但 似 乎 都 未 掀 起 大 的 波 澜 。 直 到 现 代 古 史 辨 派 一 经 重 提 " 老 子 " 公 案 , 便 立 即 引 起 学 界 长 达 数 十 年 的 讨 论 、 争 辩 , 甚 至 一 直 延 续 至 今 。 这 种 现 象 的 发 生 极 具 时 代 的 特 质 , 西 方 文 明 的 进 入 , 西 学 强 劲 东 渐 以 及 由 此 引 发 的 中 国 新 文 化 运 动 等 等 都 与 此 息 息 相 关 。 西 方 文 化 中 强 烈 的 批 判 精 神 , 求 实 的 验 证 态 度 , 缜 密 精 细 的 分 析 , 严 格 的 逻 辑 论 证 都 在 日 益 深 入 地 影 响 着 中 国 学 人 , 尤 其 把 它 们 与 中 国 文 化 固 有 的 一 套 考 据 , 训 诂 等 治 学 方 法 相 结 合 , 便 有 了 古 史 辨 派 的 出 现17 。 当 时 他 们 几 乎 重 新 辨 析 与 考 订 了 全 部 存 在 有 疑 问 的 古 人 、 古 书 以 及 古 史 、 古 地 , 引 起 海 内 外 学 界 的 强 烈 反 响 。 " 老 子 " 公 案 便 是 其 中 典 型 的 一 例 。 对 此 问 题 , 当 时 是 由 学 界 泰 斗 梁 启 超 率 先 发 难 , 他 的 根 据 主 要 有 ,1 . 据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 老 子 八 代 孙 与 孔 子 的 十 三 代 孙 同 时 ;2 . 孔 、 墨 、 孟 都 没 有 称 及 老 子 。3 . 《 曾 子 问 》 所 载 老 子 谈 礼 , 和 《 老 子 》 书 观 点 截 然 相 悖 ;4 . 《 史 记 · 老 子 列 传 》 本 于 《 庄 子 》 , 而 《 庄 子 》 十 之 八 九 是 寓 言 , 不 能 看 作 历 史 谈5 . 《 老 子 》 有 许 多 太 激 烈 太 自 由 的 话 , 不 像 春 秋 时 人 说 的 ;6 . 《 老 子 》 书 的 " 王 侯 " 、 " 侯 王 " 、 " 王 公 " 、 " 万 乘 之 君 " 、 " 取 天 下 " 、 " 仁 义 " 等 字 样 , 也 不 像 春 秋 所 有18 。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