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死后五路大军 谁是刘备和诸葛亮畏惧的曹魏名将

谁是刘备和诸葛亮畏惧的曹魏名将
在三国演义里,张合是一个草包将军。他不仅是马超赵云的手下败将,在汉中也被张飞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不听司马懿的劝告,被诸葛亮射死在剑阁,成为让人感到可怜而又可笑的无名鼠辈。事实上这都是罗贯中老先生的虚构和杜撰,历史上的张合是一位着名的将领,他智勇双全,成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天敌。 张合是曹魏名将,他有勇有谋,陈寿说他:以巧变为称,曾和张辽、乐进等人并列,被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既然能与张辽徐晃这样的名将同列,可见张合并非酒囊饭袋,事实上张合很厉害。
东汉末年,张合积极参加了占压黄巾军的队伍,担任军司马。当时他的老板是冀州牧韩馥,袁绍取下冀州,张合投奔了袁绍,并且带兵和公孙瓒激战,因为屡立战功,被袁绍任命为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时,袁绍派老将淳于琼带兵护送军粮,屯兵乌巢。曹操听从许攸的建议,率兵偷袭。张合建议袁绍,乌巢乃粮食重地,不能丢失。请求带兵攻打曹操去乌巢的部队,而谋士郭图却排挤张合,说不如围魏救赵,直接攻击曹操的大本营,就这样袁绍命人带少量部队去救援乌巢,而大部分士兵攻打曹操大本营。曹操是个打仗的高手,后方自然准备得很充分,袁绍兵败,郭图又污蔑张合,说他是个软骨头,可能早已投降了曹操。袁绍大怒,派人去杀张合,张合无奈只好投降了曹操。 而后张合在曹操的指挥下,多立战功。攻邺城、败袁尚、灭袁谭、征乌桓、围雍奴、讨柳城、征东莱、伐管城、平马超、破韩遂、围安定、降杨秋等,张合所向披靡,后来跟随夏侯渊等进驻汉中。 建安二十年,刘备派张飞担任巴西郡太守,和张合驻军展开激战,张飞利用有利地形,张合惨败,仅带十几个人逃走。
第二年,刘备驻兵阳平,张合屯兵广石,刘备派出一万多精兵,分为十部,日夜攻击张合,不能取胜。刘备无奈,只得带兵攻打夏侯渊。渊虽为都督,刘备惮合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可见在刘备的心里,张合是个无法超越的大山。 夏侯渊死后,张合被推举为元帅,当时人说:张合将军乃是国家之名将,为刘备所忌惮;今日事态紧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军心。刘备渡河来攻击张合,见魏军在汉水以北严阵以待,便放弃渡河,采取对峙状态,不敢向前。
曹丕即位,张合随曹真攻打安定的胡羌,之后又参加江陵之战;曹睿继位,张合带军与蜀汉对峙,并且成功拿下街亭,曹睿深知,一旦街亭失去,长安便暴露在蜀军面前。此役让诸葛亮无功而返,《三国志》对张合的军事能力评价极高:“合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不久后,张合又被调到荆州与吴国作战,这时诸葛亮又再出祈山,魏明帝急召张合至魏、汉边界的南郑,说:“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张合却说:“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魏明帝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张合。张合当晚赶到南郑,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粮尽兵退。魏明帝诏张合还京都,拜车骑将军。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合受命带兵进驻洛阳,诸葛亮因担心祁山粮道而带蜀军回退。张合在木门道追上蜀军交战,结果右膝中箭,不治而死。据《魏略》记载,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导致张合身亡。也有人说是司马懿为了日后掌权,所以必须除掉忠于曹氏集团的老臣。好一个老奸巨猾的司马老贼。 可见张合死于诸葛亮之手,并不是张合无能,而是对手诸葛太强,或者是死于内讧,真的感到可怜又可叹。
相关文章
- 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 和刘备是铁哥们,却给曹魏卖命一辈子,还把司马懿靠死了
- 三国刘备死后五路大军 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曹魏中有一大臣为何闷闷不乐?
- 三国刘备死后五路大军 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
- 三国刘备死后五路大军 刘备关羽忌惮的两位曹魏名将,结局分别如何?
- 三国刘备死后五路大军 黄权投降曹魏后,刘备为什么不怪罪他?
- 魏国为什么不伐蜀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
- 魏国为什么不伐蜀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的难言之隐:因为汉献帝在位
- 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 黄权投降曹魏,为什么刘备却说是自己对不起他?
- 曹魏五路大军 刘备听说黄权投靠曹魏,一点都不生气,随口说出9个字,字字扎心
- 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 馬超膽寒、劉備畏懼、諸葛亮忌憚的曹魏名將,爲何見到趙雲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