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教训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義和團,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義和團,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 晚清時期,民生凋敝,外敵欺辱,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代。而在這種背景之下,發跡于山東河北一帶的民間救國組織義和團,倒是扮演了一個反抗外敵的形象。在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義和團,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
晚清時期,民生凋敝,外敵欺辱,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代。而在這種背景之下,發跡于山東河北一帶的民間救國組織義和團,倒是扮演了一個反抗外敵的形象。在教科書裡面,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揮舞著大刀長矛,用血肉之軀,抵擋著八國聯軍的侵略,譜寫了一篇反抗外敵的不朽讚歌。但歷史上真實的義和團,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偉光正。說好聽點他們是一群義軍,說不好聽點,那就是一群亂民神棍。
八國聯軍侵掠,義和團起碼得負一半的責任。
義和團前身是義和拳,其最初就是在山東的一切窮苦百姓,因為和當地傳教的外國人對抗,而自發組織的一個團體。因為那時候洋人建教堂,圈地佔田,損害百姓利益;由於教會泛濫,當時開始出現了「教民」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公開抵制、不願意接受、參加仕紳領導下的村社「傳統習俗」,當時,中國傳統社會但凡縣以下都是鄉紳主導的「自治社會」,唯獨教民和傳統習俗格格不入,他們受到西方教會影響,以「宗教信仰自由」為由,拒絕接受傳統社會習俗,諸如,社戲等。
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衝突愈演愈烈,而且官方又畏洋人如虎,視而不見。
於是百姓們自己來,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對當地的洋人威脅很大。而當時官府其實也恨洋人,只是不敢公開和洋人對抗,於是他們也樂得見此。甚至於其還得到了當時山東巡撫毓賢的承認。他認為「民氣可用」,將拳民收編,組件義和團,而得到了官方承認的義和團也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他們驅洋人、燒教堂,對當時山東的洋人造成了很大麻煩,也算是在抗擊侵略者,義和團之名也迅速傳播,甚至於傳到了慈禧耳朵里。
許多人都對這個「扶清滅洋」,刀槍不入的神秘愛國團體充滿了好奇,其中就包括了袁世凱。
後來袁世凱接任山東巡撫,他專門跑到義和團的駐地去探望,結果發現這些人只是一群打著正義旗號行不法之事的神棍。
所謂的刀槍不入,那都是假的,其不過是拿來哄騙教眾以及世人的手段。他們對洋人進行了一定的衝擊,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在燒殺搶掠、胡作非為,各地的正常秩序完全被他們所擾亂,許多百姓也不勞作了,全都加入義和團,喊口號,四處打砸搶燒。
其實有些人只是因為生意或者某些原因和洋人有著來往;甚至於有的人只是因為信了教、或者看了看傳教士的宣講活動。只要是被義和團給看到了,那你就完蛋了。甚至於有的人家裡被搜出一根兒火柴,那就得丟上全家的性命。
所謂的「拳匪」,不是沒有道理。
於是袁世凱,對義和團進行取締和打擊,義和團被迫來到京畿一帶活動。他們勢力越聚越大,到了朝廷都無法控制的地步。於是慈禧乾脆就耍了一個小聰明,承認其存在,將其放入京城,以此來對付洋人。
1900年,慈禧為首的清政府正式承認了義和團這一團體,放其進入京城。他們在京城打砸搶燒各列強使館、教堂,許多洋人也被打傷。這才有了八國聯軍以保護本國人員而組織再度侵掠的事件。當然了,洋人想要侵略估計籌謀已久,義和團更多的是一個借口。
而歷史上所廣為宣傳的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那完全就是一群無知之人去送死啊。在所謂刀槍不入的自信中,他們迎著八國聯軍的槍炮就往上沖,結果當然只有一個。
當時幾萬團民,幾個月都打不下一個僅僅30個洋兵把守的西什庫教堂,可想而知,這是怎樣的戰鬥力。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除了白白送死,沒有任何的作用。以為雞血和符咒就可以去抵擋子彈?這樣活在夢裡的愚昧,不值得推崇。
義和團在當時是一個基本無門檻的團體,不管你是流民、無賴還是盜匪,都可以加入。而且只要你加入了,你就得到法律授權的「土匪」,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泄著內心的陰暗,打砸搶燒,任何你看不慣的東西,最終一句「扶清滅洋」就可以搞定。
「扶清滅洋」這一條路,其實本來就已經走偏了。扶清扶的是封建家族皇權至上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一人當道雞犬升天的清朝帝國。滅洋滅的是世界快速發展的現代化思想及科學。滅的是人類的進步,扶的是愚昧無知,固步自封,坐井觀天傳了幾千年的封建國家。
這樣一群人,我不覺得他們是正義的,他們對於這個本就殘破不堪的國家,對於生活本就困苦的老百姓,不是助力、不是希望,而是破壞者。
當然,這一切還得歸咎於那個時代,歸咎於政府的無能。如果不是洋人的特權,使得窮苦百姓們被不斷的壓榨,他們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來反抗。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來干這種掉腦袋的活?義和團的確讓人詬病,但是他們只是一群沒有文化沒錢的人討點生活,缺少正確的指導思想,被社會上層的人利用,怎麼能把戰爭的的責任歸於他們呢?
其實他們也是受害者,當初無奈的慈禧太后被殺進紫禁城的八國聯軍嚇破了膽,一方面,受到八國聯軍的武力恐嚇,而在倉皇出逃之際匆匆忙忙下旨剿滅義和團。
另一方面,數萬之多的義和團,成了八國聯軍和清廷的刀下之鬼,一片血雨腥風後,千萬人頭滾滾落地。
據統計,整個義和團扶清滅洋期間,殺死的洋人加起來不過三百多人,而他們卻付出了十倍百倍的代價。他們受歷史的局限,處於草根社會,眼光受到底層社會的局限,但他們是維護中華文化的抗爭者。他們只有蒙隴的目標,從最初的反清滅洋到扶請滅洋,最後被清庭出賣遭到聯合鎮壓而失失敗。這是義和團的悲劇,也是中國人民在那時的悲劇。
所以,義和團最初我們可以說他是好的、是正義的,是窮苦大眾面對列強的反抗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捍衛者。
但後面,他們走偏了,而且遇到了腐朽不堪的清政府。
所以,關於歷史上真實的義和團,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只能說,精神可嘉吧!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