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浒传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两次押运为什么均告失败

火烧 2023-03-25 07:00:31 1059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两次押运为什么均告失败 导读:杨志在梁山好汉当中,有两点值得炫耀,出身将门,武艺高强。用他自己的话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杨令公就是宋初名将杨继业,能被封侯,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两次押运为什么均告失败  

导读:

杨志在梁山好汉当中,有两点值得炫耀,出身将门,武艺高强。用他自己的话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杨令公就是宋初名将杨继业,能被封侯,肯定是有功将领,在民间,更是名满天下。作为军官,有一个这样的出身,真是令人艳羡。杨志可不是靠祖荫混上官职的,他是应过武举,靠武艺做到殿司制使官的,就是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武功,也是令人信服。杨志和林冲在梁山泊下交手“三十来合,不分胜败”,这个时候,杨志是财物被林冲劫了去,林冲是要“把一个投名状”,两人肯定都要拿出真本事,绝对不能和校场比武相提并论。二龙山下,杨志和鲁智深“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二人这番交战,是在都想夺去二龙山山寨的情况下进行的,体现的也都是真本事。呼延灼在青州时,和杨志“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候,两人一个是“剿匪”,一个要“保护山头”,也是真刀真枪的干。

林冲、呼延灼都是梁山“五虎将”,鲁智深是梁山步军头领第一,杨志能和他们打斗三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可见这武艺十分了得。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呼延灼祖上也是开国名将,还在征剿梁山泊时得到过皇帝的接见,应该说,这两个人代表了当时天下武功的一流水准。杨志能够和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打成平手,说明他的武艺也具备天下一流水平。但是,具有天下一流武艺的杨志,却在押运中两次失手!是杨志遇到了天下超一流的高手,还是杨志原本就不想押运成功呢?答案:都不是!那么,杨志为什么两次押运都以失败告终,而这种失败又说明了什么呢?

杨志第一次押运花石纲失败

杨志第一次押运花石纲,书中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他自己说出来的。那是道君皇帝(宋徽宗)要盖万岁山,需要搬运太湖边的奇花异石到达东京。有杨志的那次,皇帝一共差了十个制使官押运。不想杨志“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杨志“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后来,朝廷赦免其罪,杨志“收的一担儿钱物”,准备到枢密院走走门子,恢复原来的官职。当他来到梁山脚下时,正好赶上林冲守候在这儿。林冲被高俅陷害,已经无处安身,他要来梁山泊落草为寇,梁山寨主王伦却要他“把一个投名状”才能收留他。

什么是“花石纲”呢?先说花石,就是名花异草,奇木怪石。宋徽宗喜欢这个,因为苏杭地区盛产,他就要人把这东西从南方运过来。正所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东西需求量大了,蔡京之类的“奸臣”又投其所好,就成立了一个“苏杭应奉局”,专门办理此事。因为这个规模越来越大,车船运输一次就需要一个大的编队,这就是“纲”。“纲”的意思就是用一根大绳子把东西连起来,就像现在所说的一组一样,可以引申理解为一个编队。因为花石大多来自苏杭地区,需要用船来运输,十条船为一个编队,也就是一纲。所以,杨志才会说他们那次是“差一般十个制使”。当然了,如果是车队、马队,也可以是五十或者一百为一纲。

可别小看了这个“花石”,为了它,朝廷专门成立了一个官员衙门;为了它,一次运输就要十条船;为了它,这种押运行为要一次性动用十个“制使”级军官!据说,因为它,江南地区被弄得民不聊生,导致了方腊的起义。这可不是端王赵佶看上了王都尉的镇纸狮子,第二天派个人送过来就成!有些奇石要高过途径地的城门,要想通过,必须得把城门拆掉。而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了二十几年!杨志押运的那批花石纲,他的船是在黄河里翻了,原因是什么?超重?还是操作不当?要冒着大风行船,肯定是有个期限,误了这个期限,肯定也是罪过!所以说,不管你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这么长时间干这么一件祸害民众“没纪纲”的事情,早晚都得“出事”。

水浒传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两次押运为什么均告失败

杨志第二次押运花石纲失败

杨志离开梁山泊回到东京,把“收的一担儿钱物”全用光了,得到了什么呢?见高太尉一面。不想这个高俅“忒毒害,恁地刻薄”,不但没有恢复杨志的官职,反而把杨志臭骂了一顿,“赶出殿帅府”。杨志弄来的钱已经花完了,恐怕连房钱也付不起了,只好把祖上的宝刀卖了,换一点儿盘缠,然后“投往他处安身”。不过,这个杨志还是没有走出他的倒霉运,他要卖刀,在马行街上“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人,却是一个叫牛二的“没毛大虫”!这个家伙是东京有名的泼皮“老虎”,“开封府也制他不下”,杨志碰到他,只能是倒霉再加倒霉。杨志杀了这个没有毛的“老虎”,被判刑流放到北京大名府充军。

大名府的留守司主官叫做梁中书,他知道杨志这个人,不仅留他在“厅前听用”,还提拔他当了一个提辖官。梁中书的丈人是当朝太师蔡京,六月十五日是他的生日,蔡京这个官是靠着丈人才当上的,不用说,这送礼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去年的十万贯生辰纲被人劫了去,今年再送,必需要一个十分“了事的人送去”,这差事就又一次落到了杨志头上。

杨志本来不想接这件差事,只因为梁中书待他不错,还有一个极大的诱惑――送成了重用提拔,所以在提了条件后就接下了这个活儿。接下来的事情叫做“吴用智取生辰纲”,事情发生在黄泥岗上,但是,这儿的故事虽然精彩纷呈,杨志却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不但风头被吴用导演的“剧情”所左右,还要被梁中书派来的老都管谩骂,揪小辫子。而一身好武艺的杨志,在黄泥岗上展现出来的,也就是“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大喊了一声而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