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章太炎的主张 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火烧 2021-11-09 06:29:05 1064
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1905年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某“心怀首鼠而昧于孙文之为人”的台下听众突然起身诘问正在演讲的孙中山: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请明以告我!此言既出,全

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1905年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某“心怀首鼠而昧于孙文之为人”的台下听众突然起身诘问正在演讲的孙中山: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请明以告我!

此言既出,全场皆惊。演说正酣畅淋漓的孙中山听后“忽然如裂帛中止”,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事急之时,宋教仁的好友、会议组织者程家柽出面解围:革命者国家之公事,孙先生何能为民主君主。吾人之心中无慕从龙之荣,则君主无自而生。今日之会,惟研求清廷之当否革除,不当问帝王民主。

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革命者自然无帝王之念想――事实上也完全做不到。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回到上海。据南社社员徐宗鉴描述,当时前去迎接的,“商界仅王一亭,政界仅李平书,其余仅英士(即陈其美)与余两人”。这等场面,与主流历史所描写的“万众欢呼”、“夹道欢迎”相去甚远,堪称冷落。外媒对此倒是反应灵敏,“西报记者、日本记者却有十余人”前来捧场,不过他们感兴趣的,却是孙先生究竟带了多少款子回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总统,上海火车站送行的也只有于右任、蔡元培、陈其美、沈翔云数人,另有军乐一队、卫兵一连,仅此而已。以上场面,均为徐宗鉴亲眼所见,似为可信。

1月3日,代理临时参议院(前身即“各省代表会”)再次进行选举,黎元洪不出意料地当选为临时副总统,但在表决孙中山所提出的各部总长人选时,其中有3人遭否决,几占名单的三分之一。

孙中山流亡海外多年,国内情况不甚熟悉,名单主要由黄兴拟定,人选如下:黄兴自任陆军总长、黄钟英任海军总长、王宠惠任外交总长、伍廷芳任司法总长、陈锦涛任财政总长、宋教仁任内务总长、章太炎任教育总长、张謇任实业总长、汤寿潜任交通总长。

被否决的3人分别为宋教仁、王宠惠与章太炎,参议员们的反对理由是,章太炎脾气怪诞、性格孤傲,宋教仁心高气盛、年纪太轻,王宠惠海外归来、阅历尚浅,均不合适担当重任。孙中山来时原本兴致盎然,不料第一次开会即受此难堪,最后只得默然退场。事后,黄兴多方协调,新名单以程德全换下宋教仁、用蔡元培换下章太炎,这才勉强通过。

人选名单出炉后,不满者不在少数。首先是湖北首义派,他们在总、次长的十八人大名单中竟无一人上榜,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陕西革命党人、《民立报》的主持者于右任曾向黄兴提醒,名单酝酿时应考虑容纳武昌首义的革命同志,但“首义派”最后还是颗粒无收。

从潜意识说,这恐怕与名单主拟人黄兴在武昌的不愉快经历相关。黄兴的用人有私心,谭人凤也曾责怪说:“其于同辈中能力胜己者,虽明知而不愿用。以故南政府之组织,如宋教仁者则仅以法制局敷衍之,而汤化龙、汤芗铭、刘冠雄辈反特邀拔擢。”

事实上,孙武曾前来运动陆军次长一职,但已任陆军总长的黄兴显然不想用他做副手,孙武最终失望而去。张振武对南京临时政府也极其不满,每次见面,张都要撸起袖子、挥动胳膊,嚷嚷着说黄兴办事不公平。名单公布后,张振武更是在报纸上公开辱骂:“你们这些人碌碌无为,依靠别人成功了,权力却都被你们拿去了!”由此,湖北首义派走上与同盟会相对立的道路。

至于财政总长,黄兴原主张用名声在外的同乡熊希龄,但孙中山坚持用留美博士陈锦涛。外交总长的人选也争议颇大,按说应由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出任,但孙中山最终选择了王宠惠。王、伍两人都是法学博士出身,但王宠惠年仅31岁,资历、经验远不如伍廷芳。为此,王宠惠最初不敢受命,但孙中山却给他打气:“吾人正当破除所谓官僚资格,外交问题吾自决之,勿怯也”。

伍廷芳的反应倒还算豁达:“予视两者(指外交与司法总长职位)无甚差异,无所好亦无所恶”。但数年后,伍廷芳却隐约表达了自己的积怨,称孙中山当年任用留学生“不加甄别”,“委以总次长之要津,或专成之重寄。”

章太炎的主张 章太炎为何大骂孙中山“鼠窃狗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