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与赵姬 舞妓赵姬之子秦始皇到底是谁的种
舞妓赵姬之子秦始皇到底是谁的种
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在历史中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而且还是一个妓女,但只因为她结识了一个男人,便出乎意料地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实现了自己的报负。她结识的这个男人就是吕不韦。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嬴政的母亲原来是吕不韦之姬,但子楚被她的美色所迷而要她,吕不韦勉强地把她献给了子楚。赵姬足月后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赵姬为夫人。据《史记》记载,她来到子楚之处时已经怀孕,而子楚并不知道。
在文中所描述的“至大期时”,她生下政,因此他的生父是吕不韦――虽然由于怀孕期长,子楚及世人都认为是子楚之子。后来子楚登上王位,封赵姬为王后,嬴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此说为班固所接受,于是《汉书》径称嬴政为吕政。
卜德《中国的第一个统治者》,对此有进一步的讨论,认为这一描述不寻常的怀孕期的话是一个不知其名的人加在《史记》之中的,为的是诽谤秦始皇,说明他政治的和出生的非正统性。要做到这点,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即不但把他说成是私生子,而且把他说成是商人(在传统上商人被后世的儒生列在社会最低的阶层)之子?
这句插入的话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为直到近期为止,关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说法几乎没有人怀疑过。但《史记》是否被篡改也没有明显的证据。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
郭沫若《十批判书》也怀疑吕不韦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个疑点:(一)仅见于《史记》而《战国策》却不记载,没有其他的旁证;
(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太类小说;(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说不说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而他那个曾经当过妓女,而且一生荒淫的母亲,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赵姬只是它在历史中一个的代号),却能够当上皇后、皇太后,其非凡的经历,用今天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衡量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进入一个集体,借助团队力量才可以让自己发挥出作用。
基于此,赵姬便不是一个单纯的淫妇,虽然她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因为性而留下了不少令人不齿的事件,但她并不倾其全部而为之,除了性的需求,她还在政治上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所以说,她是一个敏锐、有心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女人。正是因为她具备了如此过人的能力,所以她才能够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历史上,与她同唱一台戏的是吕不韦。纵观这两个人的历史,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吕不韦是一个导演,赵姬是一个演技过人的演员,吕不韦早已将一切都设计好了,赵姬只需按他的指引表演下去即可。从大体上来说,他们二人就是这样一种戏台班子。

但从细微的方面看,吕不韦和赵姬在彼此间都发生过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有时候,吕不韦是爱赵姬的,被她的美色和肉体吸引得无力自拔;有时候他又在利用她,让她发挥出女人的肉体作用,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还有的时候,他甚至对她躲躲藏藏,不愿见她,生怕被她的红颜祸水呛着淹着,弄不好损失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而赵姬慢慢地也看清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优势在于容貌美和性欲强,在色和性方面能让男人魂消魄散,无力离开;而劣势在于自己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因为社会和人的观念的不同,自己是很难出人头地的,尤其是想在政治高层中混出名堂。
就更加难了,所以,自己必须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不至于被排挤出局。优势也罢,劣势也罢,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衡量自身优势和劣势,她打开了天眼,让她看清了自己在日后所要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