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广为何称为飞将军 第7节 令匈奴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第7节 令匈奴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 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

第7节 令匈奴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 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後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 李广也是汉朝的一员大将,从 汉武帝的爷爷 汉文帝时期起李广就开始打击匈奴,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以打硬仗闻名,正因为有李广在,匈奴的气焰收敛了不少。(汉武帝朝真是人才的摇篮,你看看这一批文臣武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 > 李广是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兴起的另一颗汉朝的明星,不过相对于前面介绍的 卫青和 霍去病,他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 > 虽然匈奴很怕他,在战争处处躲着他,避免和他正面交锋,他也屡建奇功。但是这家伙点儿背,不仅到死也没象霍去病那样封侯耀祖,就是连统帅三军的机会也没争取到,可惜了他那一身本领。 > >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是让我们重温那段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岁月,感受一代名将李广的非凡人生吧。 > > 李广家时代以打仗为业,如果没了战争他家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 > 大家都知道的 秦朝将军李信,就是李广家出的第一位军事名人,曾率军战败燕国的太子丹。 > > 话说李广生在这样一个军事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决心也要向祖先那样忠君效国,用自己的一身本事建立不世工业,这才对得起军事世家的称号。 > > 李家有一项绝技是别的军事家庭没得比的,那就是弓法,也就是射箭。 > > 有这样好的先天条件,李广当然不肯放过,于是从小就刻苦练习,终于练就了百步穿杨的神技。 > >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 > > 李广的神箭法为他挣了不少面子,在战争中他充当狙击手的角色,射杀了不少匈奴人。战争结束,论功行赏时汉文帝把李广升职为郎中,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皇帝的日常安全,也就是汉文帝的个人保镖。 > > 这样一来,李广接近汉朝最高统治者的机会就多了,接下来就看的表现了。这孩子挺争气,没给李家丢人现眼。 > > 跟着汉文帝多次去打猎,神箭手的名声越来越大,又一次汉文帝赞扬他说:“可惜了你,出生的不是时候!你要是生在我爹 刘邦那时候,绝对能封你当万户侯!” > > 汉文帝去世后, 汉景帝即位,李广被升为骑郎将。 > > 转眼间,因为销藩不利,汉朝爆发吴楚七国之乱。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 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 > > 在平乱战役中,李光手疾眼快,夺取了叛军的帅旗,一时间名声大振。但是李广这家伙政治眼光比较短钱,做了一件愚蠢得事情。回朝后,就没能得到封赏。 > > 什么事呢? > > 原来在战争取得胜利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看来李广是想当将军想得犯傻了。 > > 诸王叛乱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平定了,李广任上谷太守(上谷地区的军事长官)。 > > 上谷地区与匈奴领土接壤,匈奴军队就每天到李广的营帐前叫阵挑战,李广年轻气盛,哪能咽下这口恶气。 > > 于是每天都和匈奴对战,双方各有输赢。 > > 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 > 于是李广被调任到上郡,职位仍然是太守。 > > 一次匈奴侵略上郡,这时候和李广一起带兵的是汉景帝的一名宠信的宦官,这名宦官不知好歹,一次带了几十个骑兵出猎,结果在半路上遇见三名匈奴人骑士。 > > 他一见匈奴人这么少,不如趁机把这三名野蛮人干掉,自己回去也好夸耀夸耀。于是一场大战羧基爆发,不过人家匈奴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不仅射杀了所有随从的骑兵,宦官也差点儿丢了小命。 > > 李广从专业眼光看待这件事情,他认定这三个人肯定是匈奴的射雕手。趁着他们没有走远,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火速追赶。 > > 李广猜得没错,那三人正是匈奴的射雕手。他们射死了几十名汉军,知道肯定会有追兵,但是因为没有骑马,只能徒步在大漠里急行军,朝着自己大大部队迅速靠拢。 > > 人终究跑不过马,李广率领突击队追击了十几里之后,终于望见了那三人的影子。 > > 他下令左右两翼迅速包抄,自己亲自捻弓搭箭,两声箭响过后,二名匈奴射雕手当即倒地,最后一名射雕手也成了汉军的俘虏。 > > 这一仗堪称完美,不过好戏还没结束。 > > 当时,汉军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就赶了过来。 > > 远远地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 > > 李广的一百名骑兵看到匈奴人多势众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 > > 但是这时候,李广下达了一道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命令:继续前进,违令者斩。 > > 于是一场奇妙的场景出现了,汉军一百名轻骑兵面对数倍于己的匈奴部队不撤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 > 李广又下令道:“皆下马解鞍!” > > 他手下的骑兵说:“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 > 李广说:“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 > 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 > > 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 > > 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 > > 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 > > 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安全地回到了部队,那一百名骑兵也一个不少地返回大本营。 > 很赞哦! (1065)
相关文章
- 人们把李广称为什么 115 匈奴人称汉帝
- 李广为何称为飞将军 第7节 令匈奴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李广雄才大略北击匈奴却公报私仇借故杀人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不败将军程不识是谁?他凭什么和李广齐名?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和李广齐名的程不识 为什么说“不败将军”的称号确实是实至名归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李广到底为什么不被重用?背后有何原因?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西汉不败将军:程不识,在汉朝前期与李广的名望是相等的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威震匈奴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李广后人“投靠”匈奴,后来成一个国家
- 飞将军李广被匈奴称为什么 匈奴人称汉帝的故事,匈奴人称汉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