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七怪与黑风双煞 竹林七贤与江南七怪有什么关系吗?
竹林七贤与江南七怪有什么关系吗?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潮,是魏晋时代精神的表现(魏晋玄学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潮,是魏晋时代精神的表现。虽说魏晋时期官方哲学仍然尊重儒学,但它已失去了汉代儒学独尊时的权威性,在社会上玄学成了主流思潮,尤其在士人﹙知识分子﹚思想中道家哲学占了主导的地位。
自魏正始年间﹙公元240年至249年﹚玄学正式形成开始,玄学赢得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成为强大的时代思潮。
竹林玄学即指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的老庄学。所谓“竹林七贤”,即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他们“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至于所谓“林下之风”,即是指“七贤”的风度,尤其是指嵇康、阮籍的风度。
历史上著名的“魏晋风度”,其集中的代表就是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的风度。他们的“风度”,其实就是他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所谓“林下之风”,具体地说,就是他们的超拔脱俗的精神,放达不羁的行为,直抒己见的情怀,越名﹙名教﹚任心的性格等等,汇成了一股时代的风气或风尚。
这些风气或风尚,既表现在他们的气质、性格、格调、性情、才华等内在的精神方面,也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的言谈、举止、笑貌形容上。当时人们就把他们的这些精神和行为称之为“林下之风”。如果说何晏、王弼的玄学可称之为重思辨的主理派玄学的话,那么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则可称之为主张直抒情怀的主情派玄学。
何晏、王弼主要是哲学家,而嵇康、阮籍则主要是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嵇、阮的竹林风度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又要从当时的时代谈起。阮籍、嵇康主要活动的年代,在魏正始之后,也就是在司马氏集团实际上操纵了曹魏政权之后。魏正始年间,统治阶级中的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时期。

这一斗争的结果是司马氏集团翦灭了曹魏集团而赢得了胜利,从而开始了实际上由司马氏集团操纵曹魏政权的时期。阮籍、嵇康等人原是曹魏集团中的一些正直之士,他们反对司马氏集团利用虚伪的儒家名教来杀戮异己、篡夺曹魏政权的活动。
阮籍、嵇康的精神风貌就是在与司马氏集团斗争中形成的,他们玄学思想就是他们在反对司马氏集团斗争中的思想产物。
相关文章
- 江南七怪朱聪 江南七怪之一笑弥陀张阿生简介,张阿生和韩小莹的关系
- 江南七怪朱聪 郭靖是大宋的江南人,那么江南七怪为何不把郭靖重新带回家乡?
- 竹林七贤的竹林什么意思 竹林与「 ”无竹”之辩:「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历史谜题
- 竹林七贤有哪几位人 曹魏最信赖的竹林七贤之一,司马昭对其痛下杀手,引无数后人缅怀
- 竹林七贤有哪几位人 竹林七贤中存在感最低的向秀,为何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竹林七贤有哪几位人 放浪的竹林七贤
- 五石散与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命世大贤阮籍嗜酒如命
- 五石散与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闲来放浪形骸,若癫若狂,只为避乱世、躲司马
- 竹林七贤 世說竹林七賢(上)
- 对竹林七贤的评价 刘伶病酒的故事 竹林七贤刘伶嗜酒成癖到连命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