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 老人忆二战盟军战俘营故事:日本人不让战俘吃饱

火烧 2021-07-10 12:37:03 1061
老人忆二战盟军战俘营故事:日本人不让战俘吃饱 李立水作为MKK(二战时期日本「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英文缩写简称)73年前的一名中国劳工,他的口述是后人了解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历史的最生动的教材之一。闯

老人忆二战盟军战俘营故事:日本人不让战俘吃饱  

李立水作为MKK(二战时期日本「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英文缩写简称)73年前的一名中国劳工,他的口述是后人了解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历史的最生动的教材之一。

闯关东到MKK当学徒工

老人忆二战盟军战俘营故事:日本人不让战俘吃饱

七七事变后,李立水的老家河北深县被日本人占领了。

「白天他们就骑着大马到各个村子去扫荡,见什么拿什么,吃的用的,什么都不放过。」李立水说,他是没法活下去了,才来东北找父亲讨生活。李立水的父亲非常早就闯关东了。1938年,李立水只身来到奉天找父亲谋生。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日军不断地建立各种军工厂。李立水和父亲在「奉天造兵厂」找到了工作。但不久,李立水的父亲在工厂因为得罪了日本人而不得不逃离工厂去了MKK。

1942年的春天,李立水也跟着进了MKK成了学徒工。

严禁中国工人与战俘接触

「马尼拉陷落,我军武运长久」的大标语贴在厂子里,不正常醒目,到今天让李立水回忆犹新。那是1942年冬天,一大批外国人在日本宪兵的看押下来到MKK,开始与中国劳工一起进行劳役,当时有一千多人。战俘被分配到各个车间劳役,李立水所在的车间有300人,战俘占一半。「刚开始的时候,战俘是住在北大营里,每日日本人押著战俘从北大营步行来到工厂。有技术的被安排从事机械操作,没有技术的就进行体力劳动,装货卸货。」

1943年6月,3名美军战俘在中国工友高德纯帮助下逃跑,事后被抓,高德纯被日本人毒打,判刑十年。此后,日本人加强了对战俘的监管,严禁中国工人和战俘们有任何接触,甚至打一个手势也不允许,双方在各自的区域内劳动,连厕所也分开使用。非常快,日军又在MKK东半里的地方修建了新的「奉天俘虏收容所」。从那以后,李立水每日早上都能看到日本兵押著战俘们穿过铁丝网包围的狭长通道走向工厂。

日本人不让战俘们吃饱

在李立水印象中,这些外国战俘们,个子都非常高,但却极瘦,长期的营养不良。工作从早上8时到晚上17时,中午有40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们吃的东西非常少,高粱米和菜混在一起装在一个铝缸里,这就是他们的午餐。由于常常吃不饱,战俘们有时会偷偷捡中国劳工饭盒里掉出来的花生米之类的东西来充饥。为了过烟瘾,战俘们还偷偷捡中国劳工丢在地上的菸头。饮食虽然非常差,战俘们还不忘记锻炼,「每次吃完午饭,战俘们中的一些人会在凳子上压压腿、伸伸腰」。但后来,他们的精神头越来越差,活动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李立水说,日本人从来不当着中国人的面惩罚战俘,但是战俘们被惩罚却是常事。除了不让他们吃饱外,日本人还让战俘大冬天站在外面挨冻,隔三四天也会有死去的战俘被抬出去了。

 两根黄瓜的友谊

266号,是美国大兵尼尔在战俘营里的号码。他是离李立水工作的地方最近的战俘,当时李立水只记得这个号码,并不晓得这个美国战俘的名字。266号每次看到他都冲着他微微一笑,有时还打着OK的手势,李立水对这个大高个、长脸的美国兵印象非常深。

一天,学徒张连才告诉李立水,他看到菜农正在往食堂里拉菜,菜车上大概有西红柿。他们悄悄溜到菜车后面,偷偷把手伸进车里,结果拽出来几根细长的小黄瓜。这时,李立水忽然发现有人似乎在盯着自个,他扭头一看,正是266号。看着266号那期望的眼神,李立水想都没想就拿了两根黄瓜扔给了他,266号心领神会,立即把黄瓜藏在了工作台下面,冲李立水点了点头。李立水没想到266号会一直记着。日本投降那一年的9月份,李立水在工厂附近遇见了266号,当时他和几个战俘在一起,他看到李立水后,亲切地上前同他握手,他还记得那两根黄瓜。为了表达谢意,他激动地塞给李立水几块巧克力糖,嘴里不停地说著「OK」。

2003年,美国老兵尼尔通过另一名战俘的家人给李立水捎来他的近照和一封信表示问候;2005年,美国国务院还向李立水颁发了表扬证书,以表彰他协助美国战俘的人道和勇气。

当今,李立水大概是MKK最后一位健在的中国劳工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