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鸟窠禅师简历 鸟窠来去是一同

火烧 2022-02-25 22:42:39 1046
鸟窠来去是一同 唐代的秦亭山下,有一喜鹊寺,系鸟窠禅师的道场。鸟窠禅师名圆修,字道林。富阳人,俗姓潘。他母亲梦见日光照入她的口中,感而有孕。生他时,异香满室,遂名香光。鸟窠禅师幼时出家,到长安西明禅师

鸟窠来去是一同  

唐代的秦亭山下,有一喜鹊寺,系鸟窠禅师的道场。鸟窠禅师名圆修,字道林。富阳人,俗姓潘。他母亲梦见日光照入她的口中,感而有孕。生他时,异香满室,遂名香光。鸟窠禅师幼时出家,到长安西明禅师处学习华严宗。唐代宗下诏让国一禅师到京都去讲经布法。他前往拜谒,得其真诠,南归杭州孤山永福寺清修。当时辟支佛塔刚建立,僧人与居士大举会法。他提着锡杖,进入法会会场。那个时候,灵隐寺的韬光法师也在,看见他进到会场,便问:“此之法会何以作声?”鸟窠禅师回答道:“无声谁知是会!”>韬光禅师知其契悟,自此与他交往甚契!与他经常来往的白居易也因此成了鸟窠禅师的方外之友。>鸟窠禅师离开孤山的永福寺之后,到了秦亭山,山上有大松树,盘屈如盖,他便住在树上。树上结着喜鹊窝,他将喜鹊驯服了,与他和睦相处。故人称之为“鸟窠禅师”。>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时与韬光法师常相往来,听他说起有一鸟窠禅师住在大松树上,甚有道行。他便前往拜访,到了秦亭山上,喜鹊寺旁果有一棵大松树,树枝交错盘屈,枝叶茂密如盖。鸟窠禅师如鸟一盘蹲在树上,笑嘻嘻地看着他。>白居易紧张地说:“禅师,你快下来吧,你看你住的地方多危险啊!”>鸟窠禅师笑答道:“太守更加危险。”>白居易不解,问道:“我好好地当着太守,何险之有?”>“薪火相交,识性不停,难道不危险吗?”鸟窠禅师笑着反问了一句。>白居易觉得颇为有趣,觉得他不比韬光禅师的法性差,便以偈语相问道:>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亦以偈语答道:>来时无踪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祗此浮生是梦中。>自从,白居易经常向鸟窠禅师谈论禅理,盘桓终日。>鸟窠禅师常年穿着破衣破衲,寒暑不换。一年到头栖居于大松树上,足不下山。但喜鹊寺因了他的到来,香火炽盛,远道而来的道俗人士一时无数。>唐长庆四年(824年),鸟窠禅师弹指而逝。圆寂之后,塔于喜鹊寺。五代末年,其塔被盗而废,仅存志铭。山巅曰:秦亭圣殿。>后来,僧圆礼筑室数楹于秦亭山,叫做“净性下院”。院之周围,饶竹函峰,景色清幽。阮公有诗曰:>君多直节出尘俗,日与高僧相往回。>云集凤毛清大夏,春蟠龙径发轻雷。>在净性下院边上,又筑庙宇,因此地多竹,故称“万竹净业”。孙克弘题额:香光庄严。>到了明代,喜鹊寺日渐荒芜,香火不复炽盛。明释来复有《喜鹊寺》诗一首,曰:>宝网金幢变劫灰,瞿昙寺里尽蒿莱。>鸟窠无树山夔泣,不见谈禅太傅来。>这里的太傅即指白居易。>时移世变,物换星转。鸟窠禅师圆寂之后,喜鹊寺亦随之香烟淡薄,以至于野草丛生,蒿莱茂密。大松树依然茂盛,喜鹊依然作窠于树上,只是不见了鸟窠禅师以树作方丈,与白居易谈论浮生如梦,梦即浮生;谈论来即去,去即来;谈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谈论可以谈论的一切。

鸟窠禅师简历 鸟窠来去是一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