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西斯主义会出现 解密:法西斯主义在一战后迎来了什么历史契机
解密:法西斯主义在一战后迎来了什么历史契机
反世界格局
复兴的德意和新兴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国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战胜国与德奥等战败国于1919年签订了《凡尔赛合约》,重新划分了列强的势力范围,建立起所谓「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对战胜国特别是英法美有利,而对德国是严苛的束缚。十几年后,德国再次兴起,不但急于打破对本国的束缚,同时也有复仇和雪耻之心。义大利和日本,在签订《凡尔赛合约》时也是战胜国,但是在英法美的压力下,他们没有分到所要的份额,十几年后,这两个国家兴起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特别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划东半球的版图。
经济危机
连续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冲突。1929年,世界爆发了持续几年的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工厂企业纷纷倒闭,社会一片混乱,政局动荡不已。德日意的大财团们和统治阶层以为,要摆脱经济危机,必须向外扩张,争夺更大的市场和势力范围。德国有一个特殊「借口」,要收回战败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个特殊「借口」:岛国地小人多资源贫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内部,有「北进」和「南进」两种主张。「北进」是经朝鲜半岛进攻「满洲」(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中国北部;「南进」是经台湾,进攻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中国南部,进而扩充套件到东南亚。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是先「北进」,后「南进」,两种主张都实行,也都失败了!
镇压革命
国内劳工运动和革命运动高涨,引起了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的恐慌和疯狂镇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欧洲深受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都爆发过短暂的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对欧洲震动不小。特别是德国,信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势力强大,控制着国会。在这种国内形势下,德国大财团和统治阶层支援希特勒上台,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抗。希特勒为了争夺民众,标榜自个也主张「社会主义」,自个的党也是「工人党」,只是自个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第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就是这样产生的。希特勒夺得政权后,立即翻了脸,撕掉「社会主义」和「工人党」外衣,对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也曾兴起,并且遭遇了同样命运,被日本军国主义血腥镇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