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遗憾继续 谁让曹操终生遗憾?
谁让曹操终生遗憾?
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一是靠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二是曹操会识人用人。曹操用人,唯贤是举,所以曹操麾下谋士非常多,而且都是三国一流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刘晔、程昱等人。
当然,公认的三国第一流谋士,非郭嘉莫属。曹操打算把自己死后的江山交给年轻的郭嘉,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惜,郭嘉死的太早,让曹操痛惜万分。
曹操是多少再拥有一个郭嘉式的天才啊。不过,在与曹操同时代的三国时期,还真有一个足与郭嘉抗衡的谋士双子星座,这个人让曹操垂涎三尺,当他得知此人竟然为自己的死敌刘备效力时,曹操长叹:天下奸雄皆入吾幕中,独缺一法正。

法正,据说在三国史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就在于他曾经在刘璋幕下,后来转投刘备,为刘备吞并刘璋立下头功。于是,有观点认为法正事主不忠,是个小人。如果按这个逻辑,那么郭嘉和荀彧先投奔袁绍,再踹了袁绍跟曹操,二人为曹操吞并袁绍立下头功,他们岂不也成了小人?
刘璋从来就没有重用过法正,法正当然可以抛弃刘璋,跟随可以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刘备,并没有什么不对。刘璋以凡士待法正,法正自然可以以凡主待刘璋,法正不是刘璋的奴才。良臣择主而侍,天经地义。说到底,认为法正是小人,其实是双重标准,只是因为讨厌刘备。
如果法正效力因《三国演义》黑曹捧刘逆反心理而受益的曹操,断不会有这种观点。法正字孝直,关中人氏。说来有意思的是,法正后来效力的主人刘备刘玄德,而法正的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法正胸怀大志,时天下大乱,法正和孟达等人过秦岭入蜀,来到“前蜀后主”刘璋幕下,希望能在此一展雄才。
可惜,暗弱的刘璋并没有给法正这头老虎安插梦想的翅膀,法正一直在吃闲饭,只能坐看别人风云际会。
《三国志法正传》说,“久之,法正为新都令”。法正等了很久,刘璋才让法正当新都县令。这个“久之”是多少时间不清楚,但至少应该在三年以上,甚至有可能更长。当时的县人口很少,当个县令对法正这种级别的人物来说是非常屈才的,比如蒋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