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周敦颐爱莲说的故事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火烧 2021-10-26 22:24:18 1028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公元1021年,周敦颐时年4岁,重阳节时,父亲周辅成和几位好友饮酒聊天,看着远处怡人的风景,心情十分畅快。村前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周辅成和他朋友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公元1021年,周敦颐时年4岁,重阳节时,父亲周辅成和几位好友饮酒聊天,看着远处怡人的风景,心情十分畅快。村前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周辅成和他朋友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想出别致的名字,大家抓耳挠腮没有头绪。

此时,正在一旁玩耍的周敦颐沉思了一会,脱口而出说,东边的土墩叫木星,南边的土墩叫火星,西边的土墩叫水星,北边的土墩叫金星,中间的土墩叫木星。如果一起叫的话就起名为“五星堆”,周辅成夫人朋友们认为周敦颐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用了“五星堆”这个名称。后来,“五星堆”也成为当地著名的一个景观。

周敦颐年少的时候,常常到月岩内读书悟道。月岩距离周敦颐家大约有七公里左右,月岩洞东西两个方向各有一座门。进入洞穴后,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同,那么视觉也不相同,看到的景物更不相同。如果从东门进入月岩洞,从洞口看月亮只能看见下弦月,再往前走,月亮由缺变圆。行走到月岩洞中间时,月亮便成为望月,随后又开始了由圆变缺的变化进程。周敦颐14岁时,经常在月岩洞中读书,通过观察月岩内月亮的变化形状,他领悟到了“太极阴阳”的思想。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周敦颐开创了理学,而他年少时在月岩洞中对太极的领悟,为他后来理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周敦颐世称什么称号

周敦颐世称什么,指的是世人对周敦颐的敬称。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世称是“濂溪先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

说起周敦颐我们更多的是想到他的爱莲说,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中国古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朝廷命官员。在为官方面他总都是清正廉洁,积极地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但是也从来不放过一个坏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称他叫做“濂溪先生”。

周敦颐世称什么?濂溪先生。事实上这么称呼他有两个原因,第一周敦颐是湖南人,在湖南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地方叫做濂溪因此人们称呼他为濂溪先生,第二个原因还有些人认为,从字面意思来讲其实很好理解,濂字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正廉洁的意思,因为周敦颐在当官员的时候非常清正廉洁,总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为百姓纳福的好官,他从小生活在官宦家庭,可能见惯了官场的昏暗与不堪,所以对他所向往的官场生涯有些许失望。正因为这样他才更要为百姓取得更多的利益,让社会和谐,也就不辜负世人对他濂溪先生的称号了。

濂溪先生周敦颐虽然生在湖南但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江西的庐山度过的,他所建立的濂溪书院也是位于芦山地区,之所以取名为濂溪书院,我想这和人们对于他的世称“濂溪先生”离不开关系。所以说关于周敦颐世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涵盖了周敦颐的性格和后世人对他的景仰。

周敦颐是湖南道县人士,家住楼田堡。后来世人为了纪念周敦颐在理学历史上的贡献,根据他的人生阅历,修建了周敦颐故居。目前,湖南道县修建的周敦颐故居已经竣工,位于永州宁远县的周敦颐故居,仍在进一步开发中。

周敦颐故居

位于道县的周敦颐故居最开始修建于北宋初年,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湘南建筑。周敦颐因居住在农村,为了还原周敦颐生活环境,周敦颐故居为古代二层建筑。因为已经过去上百年,周敦颐原来的故居早已没有了踪影,只剩下当年的几段石头做的台阶。现存的周敦颐故居占地面积为三百平方米,是按照仿古原则进行修建而成,尽量契合周敦颐生活的年代和建筑特色。

周敦颐爱莲说的故事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周敦颐故居基本是由木头构建而成,外部墙体颜色为灰色,突出了年代感。根据周敦颐故里管理人员介绍,周敦颐在道县生活了十五年,为了让各地游客,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周敦颐的生平,他们会在社会上收集与周敦颐相关的资料和文物,进一步完善道县的周敦颐故居。

根据相关人员介绍,周敦颐故里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完成了对周敦颐故居、爱莲堂等建筑的修葺。并且打算在濂溪书院遗址上重新修建濂溪书院,这样一来,海内外对周敦颐学术感兴趣的学者们,通过来到道县参观和考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周敦颐的生平和他的理学理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