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最长战壕 一战细节:希特勒在战壕中被芥子气攻击短暂失明
一战细节:希特勒在战壕中被芥子气攻击短暂失明
饥饿
战争年代就是饥饿的年代。漫长的四年饥饿就更可怕了。所有参与一战的国家都对这段回忆刻骨铭心,但在奥地利、俄罗斯和德国民众的心中更是绝望的记忆。这就是所谓的「德国芜菁之冬」(1916-1917年)。阿托拉说:「英国人的海上封锁从一开始就非常严厉,但后来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有一些儿童的照片非常恐怖,就像集中营里的孩子一样。」此外,作为餐桌上的重要食物,马铃薯也遭遇歉收的一年。芜菁取代了马铃薯,但芜菁所含的热量要少得多。悲剧发生了,因为营养不良、食用有毒性的替代食品和严寒(煤炭同样短缺)而死亡的平民成倍增加。骚乱和罢工便不可避免。鲁登道夫将军的回应是:审查和镇压。阿托拉说: 「在战争期间总是优先保障军队和前线的供应。但前线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因此大家共同想办法寻找食物。」例如用手榴弹拉环做的工艺品或菸草来交换食物。法国人和英国人的食物配给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也不太理想,但却没有经历如此极端的情况。
圣经/子弹
不清楚是不是宗教信仰的关系,但战争期间英国的口袋圣经的确供不应求。妈妈们纷纷给前线的儿子们寄去口袋圣经,等待奇蹟发生。埃尔南德斯说:「有人相信许多军人因为在口袋里装了一本圣经,保护了心脏而免于一死。但只有两起关于圣经挡住子弹的文字记录。」一战期间共生产近千亿颗子弹。工业生产在一战期间占据重要地位,妇女也是。在工厂工作的妇女被称作「金丝雀」。阿尔韦特说:「因为她们常常接触填充弹药所用的黄色炸药TNT。长时间直接接触大概引起皮肤黄斑、红疹和呼吸道疾病,影响生育能力。」
通讯
前线的一些作战部队已有电话了,但线路是个问题。战壕是唯一可以联络到他们的地方,而且常常会受到攻击。因此,更简单的方法被发明了出来。阿尔韦特说:「讯号、镜子、不同颜色的旗子和煤油灯等都成为不同战壕之间传递资讯的工具。鸽子和狗等动物后来负责从一个地区将资讯带到另一个地区。还过去用士兵担任信使,在两地之间传递资讯。这是前线最危险的岗位之一。希特勒就当过信使。」此外,还不可以忘记电台的作用。当时已开始使用能够收发莫尔斯电码的移动装置,但大部分都存在体积太大、太脆弱和接收范围有限等缺陷,更多是在海上使用。
逃兵
卡兰西说:「所有军队都有逃兵现象,但逃兵还是占少数。俄国军队中有整个营集体开小差的情况。一旦抓到都会枪毙。」俄国人参与一战的准备和心理状态比其他参战国要差得多,「军官都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把士兵当替罪羊」。卡兰西说:「因此,最初的战役失败促使许多士兵杀死军官,也有集体当逃兵的情况。」
疾病
一战期间有900多万人死亡,但不全是死于战火。许多人死于流感、肺炎和结核病,甚至出现了一些战争期间特有的疾病,如战壕足病和战壕热等。需要强调的是,当时还没有抗生素的帮助。此外,虽然比例相对较小,但性病的确也占据一定的主角地位。例如法国就曾授勋给几名青楼女子,表彰她们成功地将梅毒和其他性病传播给了德国军人。
足球

足球运动当然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滞。英国的1914-1915赛季仍有比赛,但已不乏批评之声。到了1916年,足球活动就全面中止了,许多球员应征入伍,上了前线。甚至有一支完全由足球运动员组成的「足球营」。这些球员当中许多人死在了战场上,也有许多人立功授勋。
毒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化学战。有毒气体出人意料地袭击了毫无防备的官兵们。在防毒面具发明出来之前,人们想到的抵御化学武器攻击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一块布上小便,然后用浸了尿的布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毒气。有多达12种毒气被用在了战场上,有催泪性质的,也有致命的。德国人首先研制并大规模使用了化学武器。1918年10月,希特勒就是因为受到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
帝国/通货膨胀
卡兰西说:「这些国家过于骄傲自大,帝国主义思想太强,不肯让步,除了滑向战争的悬崖以外,别无选择。」但是野心没有成为现实,反而终结了四大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血流成河,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地理版图,重创了德意志、奥匈、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一战留下的另一个烙印是战争经济问题。债务是交战双方面临的共同问题,还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消费品越来越少,因为一切都用于制造武器,对社会低收入阶层造成严重影响,为骚乱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