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佟爱国 佛门三级教学——佛陀教育论之二

火烧 2022-01-28 07:53:24 1061
佛门三级教学——佛陀教育论之二 佛教就是佛陀之教育,佛陀教育完整、系统、严密、圆满,循序渐进,有三级教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两千多年来,行之有效,利于个人,利于社会,利于人类。此

佛门三级教学——佛陀教育论之二  

佛教就是佛陀之教育,佛陀教育完整、系统、严密、圆满,循序渐进,有三级教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两千多年来,行之有效,利于个人,利于社会,利于人类。此乃珍贵之文化资源,可弥补今世教育之欠缺。故应大力开发、利用,古今互补,中外互补,造福祖国,造福人类。希望我们能耐心看下去,观其整体,步步深入,身体力行。方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身心受益,则不至断章取义,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自误误人。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佟爱国 佛门三级教学——佛陀教育论之二

下面,主要参照宗喀巴大师、印光大师、净空法师之论,逐层展开之。如有不当,乃吾之责任,敬请各位师长、专家和读者教正。入门基础一、如何讲经说法与如何听闻佛法入佛门,就是接受佛陀之教育。该怎样接受佛陀的教育呢?需听闻真正的师长讲经说法。那么,听者如何听,讲者如何讲呢?(一)听闻的规则与道理1、思维听闻佛法的殊胜利益。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盘。”大意是说,由于听闻讲经说法,就能知道、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建立正确的见解,得大智慧,解除疑惑,明辨善恶,从而避免错误,解脱烦恼,身心健康,快乐无忧,脱离生死大苦。如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听闻《金刚经》而开悟,得大智慧、大辩才、大快乐,其《六祖坛经》,传遍天下,影响中国文化至深至远,公认为中国文化之经典。道证法师出家前是医生,她庆幸自己能听闻到佛法,在《学医与学佛》中,她说:我们在学医时,我们念病理、内、外、妇、儿……种种的科别,里面所讲的众生种种痛苦,就是佛经的注脚,可以说是给佛经的“苦谛”作注解。念下来,会发现我们所学的东西,样样不离佛法。在念组织学的时候,电子显微镜显示告诉我们,细胞膜上有孔,后来又发现,孔上又有膜。所以,当我们在念《华严经》的时候,更容易了解到“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的伟大。念一念“在一毛孔中转大法轮”的句子,就觉得很有意思。佛陀在古时候就讲过,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好多的虫啊!当我们念了医学以后,发现白血球的运动、变形虫的运动,它一下子在血管里头,一下子钻到血管外头,哪里有问题,它就奔赴而去了。这些佛陀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需要搬一个电子显微镜,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啊!他老人家也不需要拿一个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说:“有世界如盘形,有世界如洄复形。”(不同的星系)我们比其他科系的同学更容易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容易练习不净观。我们上解剖的时候,一个人的眼睛、鼻子、头发都还在,可是他的呼吸没有了,一切都停了,本来你可以跟他握握手、谈谈话的,但是,现在你看着他竟然无语以对。再把他一样一样的割开,发现人在哪里呢!我在哪里呢?我们应该由这种分析上慢慢的来思考一下,进而体会《心经》上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道理。以前在法师讲到净色根的时候,曾经回想到我们在念“神经”的时候,讲到“痛觉”,或是其他的感觉传导,说穿了,只不过是细胞内外的一些钠离子、钾离子出出入入电位改变,一些化学物质传送而已。它出它入然后又大概各自回去,就是这样,那就是平常我们所执着的“痛”,或是我们平常所执着的触觉、欢悦或是痛苦啊!从这些里头,一样一样的来回想,才发现,其实佛陀老早就把这些医学的道理说得很清楚了,只是我们现在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叙述来看而已!每天早上就像社长所说的:“快乐的一天从早课开始”,我想我们学社的同学,都是“快乐的一天从早课开始”啊!每天清晨我在楼下就听到楼上传来,学社学长们念得很嘹亮的“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大家发下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每天早上我也一样,佛经也天天念,不懂也念,但愿书念千遍,其义自现。后来,发现这都用上来了,最近才慢慢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讲:“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当我到医院去以后,我发现不仅是“十二如来在一劫当中”,我发现每天都有好多的“如来”(病人),敲了我诊察室的门,进来告诉我苦、集、灭、道的道理,来教我念佛,来提醒我要提起这一念佛号,免堕生死轮回。本来学佛学得很散漫,在过去总是觉得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是很简单的,五逆十恶念个十句都能够往生,这有什么难呢?哎呀!像我这个样子,决定没有问题!行医以后,每天那麽多尊的“如来”(病人)来“演戏”教我,演出了这种念佛的困难性,才叫我整个心境改变了,不敢再轻忽,也才发现到佛菩萨是何等的慈悲!佛菩萨为我们,如此倍尝辛酸!当我到肿瘤科以后,更加体会到佛菩萨在教导众生的时候的那种心境。无始劫以来,佛陀眼看着我得那么重的“病”,伸着手一直要拉我,但我一直不肯接受治疗,至今流浪生死,备受众苦。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里面互相猜忌、互相怀疑,习惯了以后,我们不能够相信任何的好事,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老早老早为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极乐世界,在那边等待我们,每天每天在那里等待我们,伸着手,准备接引我们到那里去,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相信的能力了,在这段时间,我才慢慢体会到,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在医院里几乎每一位病人来告诉我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一段不一样的法,来提醒我们念佛;用一种不同的角度,一种不同的激励方法来教我们念佛,这时候才发现到:原来每一个众生,都是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对象,他来教我们怎样往上求佛道,怎样往下度众生,就好像观世音菩萨所拿的杨柳枝一样,杨柳枝心是向上的、坚实的,但是它的枝条是柔软的、向下的,我们在学习当中,必须要同时学得杨柳这种坚硬的枝心向上,以及这种柔软的枝条向下。当我们换了一个角度的时候,当我们用一种学佛的心来学医,用学佛的心来行医的时候,这一切似乎都变了!慢慢才体会到所谓的“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是鼻咽癌,她告诉我:“喝牛奶的时候像刀子割喉咙一样,几天几夜喝不下一点东西。”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孩子,这麽大的压力与恐惧,常使她瞪直了眼睛,呆呆地躺在床上。由于观察病人的痛苦,听他们细诉,我才明白原来饿鬼、地狱的苦,不是像我原来所想像——“是佛怕人做坏事讲来吓人的。”也才深信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我也感受到烤鸭的呼唤——我的内心跟看到病人是一样的难过!“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怎么晓得,今天我们加在烤鸭身上的痛苦,来日不是这样的加在自己的身上呢?这种痛苦使她念佛,她和她妈妈也发心皈依,受五戒了,当我为她们讲解杀生戒时,她的妈妈流着眼泪说,一直到她看见女儿在生死边缘的挣扎,皮肤焦烂的苦,她才了解过去杀鸡时,刀子加给鸡脖子的痛苦。佛菩萨教人念佛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等如此千般受苦才回头呢?还有另一位鼻咽癌患者,他的肿瘤很大、烂穿了皮肉,颈总动脉都可以看得见,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脸都已经歪了,颈动脉大血管破裂,血流得一蹋糊涂,在这个时候,我教他念佛,没有想到,他真的能够把持住这一句佛号,一句又一句地念,他的声带已经受到了肿瘤的破坏,念佛已经不能够念出声音来,他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说:“我在这里修身养性,我在这里反省我一生所作所为,什么事做错了,我很想去做一些善事,当我好起来的时候,请你带我到寺庙去。”我心里很难过,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等到这一天,才想到“我要去做善事,我要去寺庙?”请问大家,我们平常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人,每天有没有这样的用功来念呢?我们一定要等到这种力不从心的时候吗?当我们像他一样痛苦的时候,有没有像他这种忍耐力来念佛呢?吴聪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特别提到:若静坐的时候,念佛有十分的工夫,亦即念得一百句是一百句,没有一句打失;念得一万句是一万句,没有一句打失,才是十分的工夫。静坐中有十分的工夫,动中只有一分;动中有十分的工夫,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有十分,病中只有一分;病中有十分,临命终只有一分,我们有多少的工夫能够来经历这种生死的考验呢?我看着他的时候,陪着他念佛,念到我泪流满面,想到佛在《地藏经》里面咐嘱地藏菩萨的话:“勿令众生堕于恶道中一日一夜。”看着他人也看着自己,在这个六道轮回中生死流转,不知要到几时?而佛菩萨那么慈悲,甚至不忍心让我们堕到恶道中一日一夜,辗转反覆,一劝再劝,诚如灵山寺佛堂上题的对联:累吾化身八千次为汝说法四九年若不觉悟,我们怎么对得起佛陀呢?另外一个鼻咽癌的女病人,才二、三十岁而已,半夜里她在别的医院里,呼吸困难(因肿瘤压迫呼吸道),被送到我们医院来急救,作气管切开术。而气管插管急救无效,早上就断气,血压、心跳也都测不到了,家属在办离院手续!我一看,人已经断气了,那时候内心感到很难过,在耳边跟她说:“你在短短的生命中,已经经历了那么大的痛苦,在这个时候,请你提起正念跟我来念佛。”因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时唯愿佛慈悲摄受。我在旁边一句又一句地念,没有想到,她竟然泪流满面,当时,我把加护病房的护士请过来,告诉她们:佛法所说的人在呼吸停止以后,“八识”还没有离开,得到了证实。我们千万要善待一个临终的人,我们千万要善待一个所谓“死掉的人”。面对死亡,我每次都会记得她流下来的眼泪,希望大家也能够记得!当深入了解一个众生的苦楚,倾听他们夜晚的呻吟时,才会体认到佛为什么要一再一再地来说这个“苦”字,佛法并不是悲观的,佛已经用他的大智慧,看到我们所受的种种苦,所以,他才来说这些法,为的是叫我们不再吃这样的苦头。但是,能够不吃苦头,而能够修行的“一等马”,到底有多少呢?在我值班室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病人,从他的脸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相当有学问修养的人,据说他以前是北平的大学教授,每天我进去的时候,从来没看他张开过眼睛,大、小便不能控制,就泡在这个屎尿堆里面,过去曾经是一位有学问、有地位的教授,今天却躺在这个屎尿堆中,不省人事,也没有家属来照顾他,每天我进病房的时候,就在他耳朵边喊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总是把他叫一叫,摇一摇。这天,他竟然很出乎意料之外的,念了二声阿弥陀佛,而且他奋斗着合掌,他想要念,但是那二声过后,我却没有再听到第三声的佛号。大家想想看,这就是“老”啊!想要合掌念一句的佛,想要奋斗出一句的阿弥陀佛,都这么难,我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到他的意愿,却听不见那个声音,原来,老来念一句佛,是娑婆世界的大难事啊!也许我们有一天也当了大学教授,但是,却难免有一天包着尿布躺在床上,在屎尿堆里面,奋斗一句阿弥陀佛而不可得!想想生、老、病、死,想想人生的种种痛苦,现在实在应该加紧用功学佛、念佛啊!因此,我们应以五种思维,听闻佛法:第一、思维佛陀在世极其珍贵难遇,佛法在世也极其珍贵难遇,因此,应作珍宝想。第二、思维听闻佛法,能不断增长智慧,因此,应作眼目想。第三,由于得到大智慧,能有正确的见解,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通达宇宙、人生一切之总相(空相、真相)和别相(差别相),因此,应作光明想(象征智慧)。第四,思维听闻佛法,身体力行,最终能得到涅盘菩提果(佛果),快乐无忧,因此,应作殊胜利益想。第五、思维听闻佛法,现在也能得到成就佛果之因缘,即得到止(定)观(慧)之乐,法喜充满,因此,应作法喜无过失想。如此思维,即是思维听闻佛法之殊胜利益。应反复思维,方能欢喜听闻,方能入佛门,方能接受佛陀之教育,方能得到殊胜的大利益。2、对佛法和法师恭敬供养。《地藏经》云:“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大意是,要专一、净信、恭敬地听闻佛法,不可毁谤。对讲经的法师,要像对佛陀那样,恭敬供养,不应挑剔法师的毛病,诸如持戒不严、出身低下、相貌丑陋、语言粗俗、话不悦耳等。听闻佛法时,应以以下六条要求自己:第一、谦虚律己。所谓慢(傲慢)如高山,法水(比喻佛法)不入。第二、按时听闻。第三、恭敬供养。第四、不应瞋怒。第五、如法修行。第六、不求法师过失。所谓:观德莫观失。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样才能身心受益,有所长进。正如印光大师所说:“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正)致弘一大师书一》“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印大师示寂之晚,语真达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见永思集。〗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正)复邓伯诚书一》可见,得到佛法殊胜利益的关键,就是恳切至诚,十分恭敬。3、正式听闻的规则与道理。(1)断除三种过失。第一、人虽在场,心不在焉,听而不闻。第二、虽然在听,但心不清净,自以为是,听不进正法。第三、心不专一,不能坚持,不能牢记。这样听闻佛法,得不到殊胜的大利益,因此,应断除以上过失。听闻时,应一心专注,如理(按照佛法)思维,反复忆念。还应作以下六种观想,对治上述过失。(2)具足六种观念。第一、应观想自己像病人。什么病?贪(贪得无厌)、瞋(愤怒报复)、痴(不信因果、任意妄为)等,此乃三毒,害人害己,引发种种痛苦和烦恼。第二、应观想说法师像医生,亲近听闻,恭敬供养,依教奉行,治疗病苦。第三、应观想说法师的教诫像药品,能治大病,故应珍视、忆念,牢记在心。第四、应观想精勤修行像服药治病。如果看了医生不吃药,病能好吗?对说法师的教导,若不依教修习,则不能对治贪、瞋、痴等大病;若不持之以恒、认真专一、长期修行、身体力行,则不能根治三毒,无法解脱种种痛苦和烦恼。第五、应观想说法师就是佛陀,至诚恭敬。第六、既然佛法有如此功效,我们当然希愿优秀的法师来弘扬,使正法久住世间,造福社会,利益一切众生。正如印光法师所说:“大觉世尊,善治众生身心等病,善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心病者何?贪瞋痴是。既有此病,则心不得其正,而逐情违理之念,炽然而起。此念既起,必欲遂己所欲,则杀盗淫之劣心,直下现诸事实矣。所谓由惑造业,由业招苦,经尘点劫,无有了期。如来悯之,随彼众生之病,为之下药。为彼说言,贪瞋痴心,非汝本心。汝之本心,圆明净妙,如净明镜,了无一物;有物当前,无不彻照。物来不拒,物去不留;守我天真,不随物转。迷心逐境,是名愚夫;背尘合觉,使入圣流。人若知此,心病便愈。心病既愈,身病无根;纵有寒热感触,亦无危险。心既得其正,身随之而正。以既无贪瞋痴之情念,何由而有杀盗淫之劣行乎?人各如是,则民胞物与,一视同仁。又何有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之事乎?以故古之聪明睿智之王臣,无不崇奉而护持者,以其能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不识不知,致太平于无形迹中也。”《(续)香光莲社三圣殿记》总之,应如此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我希愿成佛;为了成佛,现在应修学成佛之因缘;要知道此因缘,需听闻佛法。因此,应思念听闻佛法的殊胜利益,持之以恒,经常反复听闻,勇猛精进,断除三种过失,正确听闻。(二)讲经说法的规则与道理1、思维讲经说法的殊胜利益。如果不是为了私利、恭敬、出名而讲经说法,就有极大的殊胜利益:(1)成就念力,能破除邪念。(2)成就殊胜之慧。(3)成就觉悟之慧。(4)成就精进,善解佛理。(5)成就智慧。(6)证达出世间慧。(7)减少贪欲。(8)减轻瞋怒。(9)解除愚痴。(10)魔王不能扰乱。(11)得到诸佛的护念。(12)得到鬼神的守护。(13)天人助发威德。(14)怨敌不能侵害。(15)亲朋好友和睦。(16)言教有威力、有分量。(17)心无怖畏。(18)得多喜悦。(19)得到智者的称赞。(20)口才增强,说法契理契机。因此,应当为了利益众生,造福社会,学习讲经说法,经常讲经说法,尽心尽力讲经说法,自然收益。2、发心承事佛陀及佛法。佛法是成佛之因,诸佛恭敬之,因此,我们更应起大尊敬,并应思念佛陀的功德极其深恩,对佛起大敬重。3、应以何种心理和行为讲经说法。应以一下心念讲经说法:(1)观想自己像医生。(2)观想佛法像良药。(3)观想听法者如病人。(4)观想佛陀是大导师。(5)希愿佛法久住世间,因此,修习慈悲心,救度众生。并应断除以下过失:(1)嫉妒他人超过自己。(2)推延懈怠。(3)厌倦反复宣说。(4)赞自功德,说他过失。(5)吝啬说法,贪图财物衣食等。应当发心:为造福社会,为使自己和众生成佛而讲经说法;说法之功德,众生之收益,社会之祥和,就是我之安乐因缘。应以以下行为讲经说法:(1)开讲前,先沐浴洁净,穿着鲜净的衣服。(2)选择清洁、悦意处。(3)安坐以后,念诵伏魔真言(咒)或开经偈,祈请三宝加持。(4)和颜悦色宣明经义佛理。4、在什么情况下应说或不应说。(1)无人启请,不应说。(2)虽有启请,应观机而说。(3)若知对方受法因缘具足,纵无劝请,亦应为其宣说。(4)其他,详见戒经有关条目。(三)讲经说法和听闻完结时应做之规则与道理讲经说法和听闻完结时,应将所有功德回向众生和佛果(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才能得到上述所有殊胜的大利益。正如印光法师所说:“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续)一函遍复》“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正)与陈锡周书》“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况汝从无量劫来,不知造了多少罪业;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三)复智正居士书》“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正)复高邵麟书三》“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正)与徐福贤书》“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三)复章道生书》“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盘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三)复愚僧居士书》印光法师慈悲心切,再三嘱咐,深恐我们走错路,受大苦。我们应当反复念诵,牢记在心。一心念佛、学佛,求生西方,成佛度众生,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祖国恩,报众生恩。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