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穷困潦倒,伊朗百姓为何不反抗呢?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穷困潦倒,伊朗百姓为何不反抗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句话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因为建立一个国家只要机会来了,很快就能完成,但是要守好一个国家,必须让国家繁荣,百姓富足。世界上曾经建立了很多短命的政府,如昙花一现般很快消失了,而消失的基础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国家建立后,没能取得持续的发展,反而在倒退,最后被百姓推翻。就比如那些复辟的封建政权,还有当年的红色高棉,南越,甚至南斯拉夫等等,都是如此,国家建立后很快被推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朗,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整个国家开始穷困潦倒,但是当时伊朗百姓为何不反抗呢?为何不推翻国家呢?
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时候,当时那么多的百姓之所以愿意跟随霍梅尼进行革命,最主要的就是憧憬着革命后的整个国家发展会比当时的巴列维王朝会更好。这也是当时那么多人,在教士号召下闹革命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1979年开始,伊朗整个方向却开始逆转,经济遭到破坏,下滑非常明显。而整个政府却在忙着让妇女重新带上面纱和黑袍,让伊斯兰教法成为国家唯一的准绳。国家经济基本下滑一半,而且紧接着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跟伊拉克打了长达8年的消耗战争。
整个8年时间,战争消耗高达360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当时那就是天文数字,因为我国那个时候整个外汇储备可能也才几亿美元。所以这3600亿美元,基本上是伊朗巴列维王朝几十年发展的积累,整个的毁于一旦了。到了1988年,伊朗当时国内一片哀鸿,外部面临严密的封锁,内部百姓穷困潦倒,通货膨胀,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了。

可以说,当时伊朗的霍梅尼,之所以愿意接受当时伊拉克的停战,就是因为国内实在是撑不下去了。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当时伊朗的百姓已经是非常穷困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整个伊朗变得穷困潦倒了,当时的百姓为何不反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三点。
第一,霍梅尼的神化。
霍梅尼在整个伊斯兰革命初期,那绝对是伊朗神一样的存在,而且其掌控整个伊斯兰教的思想。霍梅尼一直坚持伊斯兰教那是非物质的,对物质嗤之以鼻,所以对于百姓宣传的也是受苦和穷困那是福,这一点让百姓从思想上很难去反抗。
第二,不敢反抗。
在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为首的教士阶层,已经彻底完成了对整个伊朗的全方面渗透和控制。当时伊斯兰革命卫队已经建立起来,拥有能够摧毁一切反抗的力量。而且霍梅尼将全国上千万的虔诚伊斯兰教徒联合起来,组建了庞大的巴斯基民兵组织。
这个上千万人的组织基本上都深入国家的每个社区,每个角落,随社会形成全方面的控制。所以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反抗,即使反抗也没有用。因为一旦反抗,立马会被发现,立刻会被彻底的打垮。
第三,转移矛盾。
从伊斯兰革命开始,霍梅尼为了完成对全国的掌控,开始着意的树立外部的威胁,转移国内矛盾。转移国内的百姓对于生活不满和物质缺乏的关注,而树立最大的敌国就是美国,所以一直强烈的反美,而且期间,还将伊拉克,甚至苏联作为反对对象。所以伊斯兰革命后,整个霍梅尼成功以国外的敌对来转移国内的矛盾,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凝聚力就增强。
而且就很难去关注自己生活的困难了,这个时候谁要搞反抗,那不是不顾民族大义么?也不能反抗。所以对于伊朗的百姓来说,即使国家非常穷困,自己非常的困难,但是却没办法反抗,也不敢反抗,更不能反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穷困潦倒了,反正大家都穷,也没什么心理不平衡。
参考文献:《伊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