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语成谶造句 史上的一语成谶

火烧 2021-09-10 23:01:13 1074
史上的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就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所见。《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
一语成谶造句 史上的一语成谶

史上的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就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所见。
《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可见,曹操因司马懿有“雄豪”第天,刘军大早就起来放山了。他决心要在这最后两天里挖到棒槌。到了中午,刘军来到个小水湾旁。他又累又饿,想坐下休息会。他刚坐下,发现件有趣的事。水湾旁有只蜘蛛在滚泥球,滚好后,放到个小木匣里。刘军觉得好玩,要拿回去给小燕妹妹看,连忙走过去,把蜘蛛装到木匣里,揣在了怀里。他转身要走,抬头,看见前边棵很粗的大树的树洞里有颗棒槌。他连忙跑过去,按照李大叔教他的办法小心翼翼的挖了出来。那棒槌很小。他想再:小也是棒槌呀。他扒了些楸树皮,找了些苔藓,把棒槌包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之志、“狼顾”之相,并有所梦见而意欲除之。可曹丕对司马懿十分信任,并没有将曹操的不祥之兆放在心上,反而处处保护司马懿。司马懿心知肚明,更加勤于职守,更加小翠说道:"我现在已经是你的人了,就按你说的办吧,你可要早点回来接我。"善于掩藏,总算骗过了曹氏父子。而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共同努力,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食”完了“曹”朝。
唐代崔曙自小孤贫,却喜好诗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应试,作《明堂火珠》,诗云:“正位开重屋,中天出火珠。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欲望无。回县城去,去屯头的公路上等而现如今的扬州,乾隆嘴中寻找未果的风鹅早已成为扬州百姓桌上招待亲朋好友的道名菜。客车,张屠户竟然也在。我招呼他:"张叔也去县城啊!"还将圣明代,国宝在京都。”考官十分推崇颔联“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唐玄宗也大为欣赏,取为状元,官授河文殊菩萨回到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峰山立刻变成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内尉。可惜,崔曙第二年就病故了,留下一女,其名恰是“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1867年7月21醒来后,陆云山发现他的条腿已经用竹子固定好了,原来是个姓黄的老汉救了他。几天后,陆云山已能下地行走,黄老汉兴奋地跑进来,说要带他去看样东西。陆云山跟黄老汉来到个宽敞的房间,只见墙上悬挂着几幅水墨画,正是陆云山本人的画作,让他惊讶的是每幅画的下面各摆着个盆栽,那盆里的小树虬枝细蔓,造型正和画中的模样。日,曾国藩与弟子赵烈文在金陵两江总督官署便古代女子"乞巧"图坐闲谈。在论及时势时,赵烈文直言不讳:“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或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将父亲的丧事办好之后,沈心文这才来得及看父亲给自己留下的那张纸。这张纸上写满了人名,沈心文大多认得,这些人都是父亲的老友,每年"节纸"出品时,父亲便会办个宴会,将他们请来,把剩下的"节纸"均分给他们。沈心文明白,父亲把这张名单给自己,是想让自己将这个沈家的传统继续下去。不过,现在还不到制"节纸"的时间,沈心文顺手将名单放了起来。解之局不成。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扑,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国藩虽知大清日薄西山,前景暗郎急了,转身欲走,忽听得清脆脆声叫:"郎慢走!"淡,却没有这般悲观。不过,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清王朝覆亡。倘若曾国藩地下有知,想必也会想起赵烈文当年的预言。
1935年春,黄侃50岁生日,章太炎特撰一联相赠。这副贺联的上款为“季刚劬学有年,温温不试”。联语曰:“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上联以孔子“五十读《易》”的典故,对黄侃的勤奋称誉有加;下联以蔡邕《曹娥碑》的典故,希望黄侃今后早日著书行世,嘉惠后学。而且,下款写道:“年五十当著书,今正其时,书以勉之”。可见,章太炎的这副贺联,完全是对弟子黄侃的激赏和勉励。可黄侃接到贺联后,脸色骤变,内心恐惧,原来,联中无意间藏了“黄绝命书”四字。果然,是年10月初,黄侃因饮酒过量,吐血而死。一副贺联竟成谶语,有人责怪章太炎,章太炎亦懊悔不已。
1933年4月,郁达夫从上海移家杭州,这第个谜子,说的又是草鞋。草鞋当然有耳子、鼻子哪,不然系不成、穿不成嘛!个谜文,两样东西,都在轿夫的脚上。县老爷个也猜不列,杜老幺他们"呜"的声,说走就走。那个官跺着脚喊:"抬我!我冒起出加倍工钱,你们要抬我!。"郁达夫的学生赵龙文经常前去拜访。1935年,郁达夫举债筑一新居,自署“风雨茅庐”。当时,赵龙文任当地的警察局长,却也喜欢舞文弄墨,他在扇面上题写了两首诗赠给郁达夫。郁达夫就原诗和之,诗云:“卜筑东门事偶然,种瓜敢咏应龙篇?但求饭饱牛衣暖,苟活人间再十刘府台仔细观画,也是觉得犯难,这两幅画画风各异,难说哪幅画更好些。他转头对参宴的宾客道:"诸位给看看,究竟哪幅画更佳些?"年!”令人惋惜的是,诗中的“苟活人间再十年”竟成谶语。10年之后的1945年8月,郁达夫流亡于苏门答腊,一天夜里被日本宪兵秘密逮捕,后被杀害于武吉丁宜附近的荒野中,年仅50岁。
1949年1月19日,傅斯年从南京乘飞机去了台湾。到台湾大学后,中文"是我走的时候了,"他伤心地想,"我要永远离开"系教授黄得时请傅斯年题几个字,他不假思索地信笔写下、娇面黥刑“归骨于田横之岛”的短幅相赠。这里,傅斯年用了秦末齐国贵族田横的典故,田横在刘邦称帝后不肯臣服于汉,率徒众五百余看到马大根哭丧着脸,周志松轻松地说:"算了,我也不要什么赌注了,你那只瓷罐很好看,就用它抵赌注吧。还有,你能否告诉我这个瓷罐的来历呢?"人逃亡,避居海上岛中。后来,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于途中忧愤自杀。留居海岛者闻田横死讯,也都全部壮烈自杀。傅斯年写下“归骨于田横之岛”,笔墨之间满蘸着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字句之中弥漫了凄怆之感。没想到,傅斯年之后夫人见丈夫晚归,嗔怒道:"这么晚才回来,中午来客人了!"再也没能回大陆,最后埋骨于孤岛。
一语成谶的故事还有不少,它们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虽然十之八九只是巧合,但因多是不吉不幸之果,令人扼腕嗟叹!
选自《中国青年》
2011.16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