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近现代中国步枪发展史 手提机枪发展史:苏联DP机枪90年后仍在用

火烧 2021-06-13 09:11:25 1066
手提机枪发展史:苏联DP机枪90年后仍在用 据俄罗斯媒体5月26日报道,自二战起到今天,多种型别手提式机枪相继在军队服役。 「马克沁-托卡列夫」机枪90年前苏联红军拥有首批国产手提式机枪——「马克沁-

手提机枪发展史:苏联DP机枪90年后仍在用  

据俄罗斯媒体5月26日报道,自二战起到今天,多种型别手提式机枪相继在军队服役。

 「马克沁-托卡列夫」机枪

90年前苏联红军拥有首批国产手提式机枪——「马克沁-托卡列夫机枪」。它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设计,于1925年5月26日入编红军武器装备。

「马克沁-托卡列夫」是在海勒姆 史蒂文斯1873年发明的马克沁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装而成,其使用的弹种规格为7.62×54毫米。在被更方便携带的DP轻机枪替代前,此种机枪由图拉兵器厂负责生产,且曾被用在伟大卫国战争中。1927年后,「马克沁-托卡列夫」停产,而产出的机枪共2450挺。

DP轻机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DP轻机枪由苏联军械师瓦西里 捷格加廖夫设计研制,是完全由苏联制造的最早的轻机枪之一,并于1927年12月21日替代「马克沁-托卡列夫」机枪装备工农红军。DP轻机枪配用弹种也为7.62×54mm的枪弹。由科夫洛夫工厂(现称「捷格加廖夫工厂」)生产。1928至1929年DP轻机枪曾被装备在装甲车、坦克及飞机上。此类机枪共生产有70多万挺,也曾被广泛用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第一批DP轻机枪配置圆盘式弹盘。战争结束后,在DP轻机枪的构造基础研制出采用弹链供弹的RP-46式连用机枪。苏联原创DP机枪在伟大卫国战争结束后从苏联武器装备中退役,但到今天在区域性地区冲突中仍有被使用。

布伦式轻机枪(布朗式轻机枪)

布伦式轻机枪——英式手提式机枪,是193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式ZB26轻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成。机枪名称「BREN」来源于捷克城市——布林诺「Brno」,此地曾开展生产原创机枪。1938年8月8日,布朗式机枪列入英军武器装备。布伦式机枪采用口径为0.303和7.92mm的U形弹夹。机枪后来被配备「北约」要求的标准的弹种:7.65x51 мм的枪弹。这种机枪曾在英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生产,且到今天在印度仍有生产。

 刘易斯式机枪

刘易斯轻机枪能利用空气冷却枪管。它最初由英国人塞缪尔 麦肯林设计,后被美国人刘易斯上校于1911年研制而出。它采用47发或97发弹鼓,比利时军队最先装备使用。1913年,英国伯明翰小型武器有限公司曾大量生产此种机枪。一战、二战时,刘易斯机枪也得到广泛使用。此外,20世纪30年代日本曾生产此型别的航空机枪。

口径7.62mm的卡拉什尼科夫机枪

近现代中国步枪发展史 手提机枪发展史:苏联DP机枪90年后仍在用

「卡拉什尼科夫机枪」是苏联著名军械师米哈伊尔 卡拉什尼科夫于1960年研制出的苏联军通用机枪。1961年开始列入苏联军备,且到今天仍有在生产。「卡拉什尼科夫」除轻机枪外,还有重机枪(卡拉什尼科夫重机枪,改进型卡拉什尼科夫重机枪)、装甲运输车用机枪(装甲运输车用卡拉什尼科夫机枪、改进型卡拉什尼科夫反坦克机枪)、坦克机枪(卡拉什尼科夫坦克机枪、改进型卡拉什尼科夫坦克机枪)。在20世纪下半叶及21世纪初的武装冲突中曾使用此型别机枪。现今,俄罗斯、乌克兰、亚塞拜然、保加利亚、伊朗、中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均有生产卡拉尼什科夫型别的机枪。

佩切涅格机枪

「佩切涅格」是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于1995年研制出的通用机枪。它以改进型卡拉尼什科夫机枪为基础,80%的零件可以通用。「佩切涅格」枪械还有夜间用机枪、重机枪、夜间用重机枪等。而其批量生产是从1999年起在捷格加廖夫工厂开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