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不是鲜卑人 花木兰到底是哪里人?花木兰非汉族,竟然是洛阳巴族人?
花木兰到底是哪里人?花木兰非汉族,竟然是洛阳巴族人?
电视剧《花木兰传奇》是根据《木兰辞》重新演绎的新故事。《木兰辞》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后由宋代河南府(洛阳)法曹参军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因为是民谣,关于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详细记载。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发现木兰的传奇与洛阳密切相关,其故里在今洛阳的嵩县到宜阳一带。
1、千年相传《木兰辞》
《木兰辞》这首诗创作的具体年代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迁都洛阳后。
花木兰

《木兰辞》写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明堂是天子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接受臣属朝拜的地方。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明堂建成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十月。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秋天,北魏迁都洛阳,重建洛阳城并在东汉明堂旧基上重建明堂。因此,无论是在平城还是在洛阳,木兰见到的天子,应该是北魏孝文帝元宏。
那么,木兰朝见元宏是在平城,还是在洛阳呢?木兰从军是因为北方柔然的犯边。从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至元宏,北魏与柔然连年战争。元宏即位后,在对待柔然的问题上,稍改拓跋焘武力进攻的策略。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
在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冬,柔然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再次发动对北魏的战争,元宏任命任城王拓跋澄为帅,举兵迎击,这就是《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北魏开国君主拓跋。
可汗大点兵后,北魏与柔然开战。这次战争持续时间很长,从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冬天到次年春天,十万魏军越过大漠,与柔然决战于漠北,柔然溃败西逃。元宏命令军队退守朔方等镇,进一步加固长城诸要塞。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夏,孝文帝北巡朔方,认为柔然的威胁已经解除。次年,孝文帝回到新都洛阳后,下令远征军班师回洛。此时,距可汗大点兵已有十年,这就是《木兰辞》中所说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写木兰从军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等,所谓东市、西市,是京师洛阳的市场,其余北魏城市皆未设市。
2、木兰本非汉家女
北魏的军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由鲜卑、敕勒等族勇士组成的世兵;二是军府兵,前身是历次征伐所收的降军,再加上部分主动内附的蛮族,称为营户或者府户,平时耕种自给,战时从军。
《木兰辞》中说: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之父,是世兵或府户之兵的成员,而这些都不是由汉人担任的。因此,木兰不是汉族人。
那么,木兰是什么民族的人呢?她是巴族人。
巴人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曹操平定汉中,巴人降之,安置巴人于上洛和弘农等郡,弘农郡辖宜阳、新安等县。巴人结族而居,以居住在上洛的泉氏为酋长。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已占领关中和洛阳以西地区,于是巴族酋长泉景言率部投降。
根据《北史·泉企传》和《周书·泉企传》的记载,泉景元去世后,其子泉安志、其孙泉企,继续世袭泉景元的职务。巴人集团是北魏迁都洛阳前,北魏在黄河之南唯一的军府兵组织。《木兰辞》说: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木兰朝辞父母,暮宿黄河边,可以说明,木兰的家在黄河南边。从方位和身份看,她只能来自宜阳郡的巴人部族。
3、木兰曾经当户织
《木兰辞》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巴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所需布匹能自给自足。《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载,巴人的丝织很发达,其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名闻天下。
巴人讲究男女平等,在这里,不分男女,谁有威信,谁就可以做王。因此巴人有诸多的神女传奇,如巫山神女盐水神女,这体现了巴人对女英雄的崇拜。
从一个织女到成为将军,没有一个尚武的环境熏陶是不可能的,而巴人历来崇尚勇武,见敌无所畏惧。巴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巴族人善跳巴渝舞。歌舞时,舞者手执剑弩,步伐整齐有力,舞蹈实际上是战斗的演练。而正是这种武舞的演练,使木兰练就了一身武功。木兰屡建奇功,也就不奇怪了。
相关文章
- 花木兰是不是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北朝时期到底有没有花木兰呢?原型是?
- 花木兰是什么时候的人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上的花木兰是怎么死的?
- 花木兰是不是真实人物 请介绍真实的花木兰的历史
- 花木兰是不是历史人物 历史上花木兰是哪国人什么民族
- 花木兰是不是历史人物 花木兰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 花木兰后来怎么了 历史上花木兰的介绍越详细越好谢谢
- 花木兰后来怎么了 花木兰(古代民族女英雄)详细资料大全
- 真实的花木兰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啊
- 花木兰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揭秘花木兰是哪里人?她姓朱吗?
- 王者荣耀花木兰隐藏台词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 ”隐藏女子身份”所用的2、3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