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铁血君王”腓特烈大帝治军之道:精械 严训
“铁血君王”腓特烈大帝治军之道:精械 严训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史称「铁血君王」腓特烈大帝。在其铁腕统治下,一个社会有秩序、中央有权威、政府有效率、军队有战力的普鲁士强盛起来并加剧了军国主义化。「突出军事,强化军队」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施政纲领的核心内容,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贯彻这一方针的军事改革措施。
征兵 为征到足够兵员,普鲁士王室不择手段,募兵官把活动范围扩充套件到德意志其他各邦去,实际上就是一种有组织的强夺人力。作为当时德意志各邦国中最强大的军队,许多有雄心有抱负的外邦青年还是被吸纳到普军来服役,其中就包括沙恩霍斯特这样的一代名将。通过这种在各邦国间征兵的方式,一盘散沙的德意志民族加强了内部联络,普鲁士军队也变成了名副本来的整合民族力量的纽带。
严训 随着普鲁士军队的迅速壮大,弗里德里希二世极力要求军队具有铁的纪律和高度机动的能力,把「严明军纪」上升到了「军魂」的高度。他训练的骑兵能保持整齐的队形长距离宾士,并在冲锋后迅速重新编队,普军非常快成为欧洲效率最高的军队。恩格斯后来评价,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政府都热心地效仿它」。当时弗里德里希二世着重培养军官的忠诚服从精神和军人荣誉感,并通过他们和严厉的军法来控制整个军队。对士兵的训练更是不正常严格,皮鞭加棍棒的野蛮军法充斥整个军队。
精械 弗里德里希二世刚即位时,普鲁士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可以自给,必须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为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他在登基第二年便着手发展军事工业,对其免税并给予补贴。在官方扶持下,普鲁士军工生产连创佳绩,除数量增长外,武器效能也有了非常大提高。
创新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技术革新通常与战术改革相配套。他在提高滑膛枪射击速度的同时,对步兵作战编队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根据古希腊的楔形阵,结合自个军队的火器效能,他发明了斜行战斗序列。弗里德里希二世高度重视各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且首创了骑炮兵,让骑兵装备轻型火炮,将骑兵的高度机动与炮兵的强大火力完美结合在一起。军制改革方面,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期间所设立的侍官总署与先前已存在的军需总监部一起,共同奠定了后来总参谋部制度的基础。除完善指挥体制外,弗里德里希二世还将普鲁士的军事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确立了全民皆兵的国防动员体系。当时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对其他国家来讲,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补给 弗里德里希二世对军事后勤投以极大关注。为保障战时庞大的物资供应,他打破单纯依赖兵站进行补给的传统模式,改之以新型的复合保障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单兵携带可供自身消耗3天的口粮,团属补给车队携带本部8天的面包定量,而最高一级的军补给车队则为全军携带一个月的食品供应量。同时,又在柏林等交通枢纽设定仓库,预先将大量战备物资储存在内。由此,普军形成了一套严密高效、机动灵活的后勤保障体系,为频繁的王朝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支援。
弗里德里希二世信奉「强权即公理」,在其铁腕统治下,普鲁士的国力迅速上升,在非常短时间内便跃居欧洲强国之列。在此基础上,弗里德里希二世不断进行对外战争,扩张领土。到1786年他去世时,普鲁士的领土扩大了1.6倍,人口也由300万增至500万。普鲁士的迅速崛起,为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的统一和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腓特烈大帝与拿破仑 揭祕历史:“铁血君王”腓特烈大帝有何治军之道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腓特烈大帝检阅士兵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铁血君王”腓特烈大帝治军之道:精械 严训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腓特烈大帝是一个怎样的人?腓特烈是如何成为大帝的?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腓特烈大帝介绍 腓特烈大帝的帝王时代
- 腓特烈大帝与拿破仑 腓特烈大帝被称大战术家 耗费大量财力做军事准备
- 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普鲁士的第一位国王:腓特烈一世的生平简介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有多伟大?为何说他对女人没兴趣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 腓特烈大帝简介 伟大的腓特烈大帝 被拿破仑和希特勒奉为经典的腓特烈战争 德意志的灵魂腓特烈大帝腓特烈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