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一鸣惊人 武媚娘想一鸣惊人却遭唐太宗冷落后如何逆转?
武媚娘想一鸣惊人却遭唐太宗冷落后如何逆转?
诗云:“美人乘醉意何如,雪态花阴半有无。一缕清香拂斜月,慢吟声接喜帐主。”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九月,武则天经过宫廷层层选秀,踏入了皇宫。因为年轻貌美,很快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幸。
数度春风之后,唐太宗给了新庞武则天双重身份,一个“名”――媚娘,一个“份”――才人。
按当时唐朝的后宫等级划分,武媚娘的“才人”虽然在职位上和婕妤、美人合称二十七世妇,位列第六等,但初入后宫,能得此称号,已经是站在很高的起点了。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武则天应该会以坐火箭的速度上升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武媚娘很快就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因为她急于表现自己,做了一件“逆天”的事――驯马。
话说这天,李世民带着后宫的妃嫔们到后苑游玩,赏花观树早已看淡了,他便命人牵来一匹马,这匹马的不是一般的马,是一匹奇马,是一匹宝马,它有一个特好听很凶悍的名字――狮子骢。它的皮毛是紫红色的,油光发亮,鬓毛密而长,形如狮鬓。它不但长的象狮子,而且四蹄如钢铸般的强劲而有力,跟狮子有的一比。因此,得获此美名。
李世民得到了这狮子骢宝马后,自然把它当宝贝来看待。此时,他把自己的这个“秘密武器”亮相,自然是想在自己后宫的女人面前展示和显摆。马出场后,接下来是李世民表演的时间了,只见他春风得意地走到名驹前面,上马前,他伸手去抚摸它,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出现了,桀骜不驯的狮子骢突然发出“咴咴”地叫声,紧接着前蹄跃起,再接着后蹄横扫过来,几乎要踢在李世民身上。吓的身边的卫士赶紧上前“护驾”。唬的马倌面如白纸,赶紧上前,想要“驯服”这马,但这狮子骢象是誓将发飙进行到底,又是咬又是踢,想要挣脱掉辔头,实现自由之身,场面处于严重失控状态。
“谁能驯服它,赏银百两,绢绣十匹。”李世民急叫道。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应,正在这时,人群之中有一个人以雷霆之势挺身而出,声音虽然清脆悦耳,但似平地一声雷般,震撼在每个人的耳朵里:“臣能制服它。”
这人正是武媚娘。李世民很是惊讶地看着文弱的武媚娘,问道:“你……你,有什么好办法?”
“臣只要三件东西就可以彻底制服它。”武媚娘很是平静地说。
“哪三件东西?”
“一根铁鞭,一把铁锤,一把匕首。”武媚娘说到这里顿了顿,才又接着说,“它不听话,我先是用铁鞭抽它一百下,抽的它皮开肉绽,伤筋痛骨;如果这样还是驯服不了它,那么我就用铁锤砸它一百下,砸的它血肉模糊,筋脉俱断。如果这样还是不能驯服它,证明这马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用匕首直接砍断它的咽喉,让它血溅当场。这样马自然服了。”
“高明,高明,见识了,你真有能耐。”李世民定定地看着外表柔弱婉丽,但脾性刚烈暴躁,手段凶残无比的武媚娘,内心的震憾是前所末有的,刹那间,他的脸色黑的象是下雨前的乌云密布……
就这样,武媚娘原本想来个“一鸣惊人”,结果弄巧成拙,一不小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此,唐太宗开始淡落“野蛮才人”武媚娘。

李世民对武媚娘冷若寒蟑,但被“雪藏”的武媚娘并没有绝望,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相反,隐藏于后宫的她观注着朝中的一举一动。、
此时,唐太宗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了,很快便卧病在床。
就在这时,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取太子一位,进行了残酷的PK。最终李治笑到了最后,成了新任太子。
武武媚娘用敏锐的慧眼的发现,自己要想“咸鱼番身”,新上任的太子李治就是她的“救命稻草”。
可是,要如何才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呢?武媚娘自有她的手段和妙计,她马上精心策划了和太子李治“浪漫奇遇、邂逅爱情”的好剧目。
这时的李世民身体越来越糟糕,已经到了病重的边缘了。无奈之下,李世民下诏,令太子李治全权处理朝中军国机务大事。
国家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原来就生性懦弱的李治身上,李治虽然性格懦弱,没有当皇帝的那种霸气和傲气,但为人却是不是错的,四个字:孝顺、厚道。白天他处理完朝中政事后,晚上便跑到李世民的寝殿――大明宫长生殿,衣不解带地侍候他李世民吃的药,都是他亲自弄。
李世民感动之余,给了李治一个特权,可以在他旁边的偏殿里留宿。单从这一点来看,父子两人的关系达到了一种相亲相爱的高境界了。
相关文章
- 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 楚庄王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帝王?他又是如何一鸣惊人的?
-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楚庄王在内政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 楚庄王问鼎中原 王为政简介_熊召政 张居正 简介_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 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故事概括 “一鸣惊人”是历史故事吗
- 过人的胆识和判断力 楚庄王是什么样的人?胆量过人,德才兼备
- 楚王熊绎 历代楚王中楚庄王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 武则天秘史李治之死 李治为什么喜欢武媚娘,李治为什么喜欢武则天?
- 武则天李治 韩国夫人武顺简介 韩国夫人武顺怎么死的 武顺与唐高宗李治有私情吗
-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 “一鸣惊人”有什么典故
-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梁上君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