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谁引董卓入京 引狼入室,灭宦官董卓入京

火烧 2022-11-27 19:02:52 1097
引狼入室,灭宦官董卓入京   “十常侍”只是一种习惯上的称呼,实际上应该是十二常侍才对。汉灵帝时,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人,都为中常侍,故世称“十常
谁引董卓入京 引狼入室,灭宦官董卓入京

引狼入室,灭宦官董卓入京  

  “十常侍”只是一种习惯上的称呼,实际上应该是十二常侍才对。汉灵帝时,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人,都为中常侍,故世称“十常侍”。在“十常侍之乱”中,其罪魁当是张让。> >    张让,颍川人。其出生时间不详,死的年份却十分明确,是公元189年。那一年发生了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宫廷政变。张让少时在宫中做事,那时他结识了 赵忠,从此两人成为生死相随的遗臭万年之交。桓帝时,张让为小黄门,赵忠则因参与诛杀梁冀一事,被封为都乡侯,不久黜为关内侯。也许是赵忠的关系,此后张 让的名字也开始频繁地出现于历史文集之中。到灵帝时,张让、赵忠并升为中常侍,封列侯,此时的两人已经与大宦官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曹节死后,赵忠领大 长秋。> >   “十常侍”封侯贵宠,灵帝甚至曾在众人面前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而且,汉灵帝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 严重的时期,所以“十常侍”在当时可以一手遮天,不仅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人敢管。人民不堪剥削、 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团的黑暗腐败,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形势。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重新起用官僚士大夫。获得参与 朝政权力的士大夫们立刻开始对宦官进行攻击。郎中张钧上书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宾客典据州 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十常侍之乱”。> >   其实在东汉末年,无论是宦官,还是皇帝、外戚以及其他豪强地主,无一不对底层百姓进行剥削,张钧的上书只是指出了导致黄巾之乱的一个原因而已。张钧在上书中最后建议斩“十常侍”,布告天下,以平息民怨。> >    农民起义早在安帝时期就不断爆发,这是东汉豪强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杀几个宦官又怎么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呢?张钧上书的本质实际是想趁黄巾之乱、汉灵 帝需要依靠豪强力量的时刻,借机除去宦官而已,这里有着几分要挟的成分,而事实上豪强要远比宦官对皇权更具有威胁。宦官毕竟是无根之人,又多出身卑贱,他 们无论如何恶性发展,都只能借皇帝的手来指挥一切,不可能取代皇帝。这其中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皇帝是天子,天子可以不论出身,却绝对不可能是不男不女 之人。> >   灵帝看过奏章后,转给张让等人。张让等人见到后无一不为之变色。要是平时,这种奏章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灵帝也不会太多过问。但 此时黄巾军已把东汉政权弄乱了,把宦官们所掌握的政权弄乱了,这一时刻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相当麻烦了。张让知道,灵帝在乎的不是张钧的上书,而是黄巾军。于 是张让以愿出家财以助军费为条件乞求恕罪,灵帝听后,果然诏令“十常侍”照常办事,反过来却怒问张钧:“难道‘十常侍’中竟无一个好人?”仔细分析一下, 这句问话本身就有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只要“十常侍”中有一个好人就可以原谅所有人,反过来说就是汉灵帝本人多少也知道“十常侍”中有人做不法之事。至于真 实的情况,则是汉灵帝与宦官是同流合污的。张钧毕竟是一个文人,不懂得见好就收,他受到皇帝的批示后跟着又再次上书,坚持己见。而这一次,奏章直接被宦官 扣下,无法上报。恰在这时汉灵帝诏令,追查张角道者,张让等人就乘机唆使御史诬奏张钧,说他正在学练黄巾道,将他逮捕拷打,致使其死于狱中。> >   说起“十常侍”那就不得不说何进。何进本来是个屠夫出身,因其妹嫁入宫中被封为贵人,又为灵帝生下皇子刘辩,被立为皇后。何进因此受到重用,官拜大将军,手握兵权。> >    当时“十常侍”要立陈留王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为帝,并且得到了后宫董太后的同意,而何进主张立何皇后之子也就是少帝刘辩为帝。所以两派的矛盾很激 烈,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后来何进直接在灵帝的灵堂上立了何皇后之子刘辩为帝,何进本想趁机将“十常侍”一网打尽,但迫于何皇后的压力一直没能下手,直 到后来何进想借外军之手消灭“十常侍”,于是就有了董卓进京。> >   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灵帝死,年十四岁的皇子刘辩继位,这就是汉少 帝。刘辩即位后,何皇后临朝,何进被封为大将军。此时黄巾军主力早已经被消灭,在黄巾起义中壮大起来的外戚势力与官僚士大夫势力再一次结合,开始共同对付 宦官。外戚与宦官终究是不能两立的。大将军何进本为屠户,出身卑微,何皇后全靠宦官势力才得以为后,可以说何家的势力能否稳定与宦官有着密切关系。但在利 益面前,本来就没有多少智谋的何进听了袁绍的劝说,有了诛杀宦官的计划。可是,计谋败露,张让、赵忠等先下手杀了何进,而何进的部下袁绍等人听说何进被杀 后,则立刻率兵杀进皇宫,杀了赵忠等很多宦官。张让等数十人只好挟持少帝出走,最后因被追无奈,皆投黄河而死。然而,又有谁会想到,随着这群祸国殃民的宦 官的死,东汉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   原来,起初中军校尉袁绍建议何进杀宦官的时候,何进十分犹豫,他跑去跟何太后商量。何太后一来收了宦 官的财物,二来她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和宦官的关系,所以无论何进说什么她也不答应让何进对宦官下手。于是袁绍又替何进出谋划策,劝何进秘密召集各地的兵 马进京,迫使太后同意诛杀宦官。何进听后,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但何进的主簿陈琳听后,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他阻拦说:“将军手里兵马充足,要杀几个宦官就像 炉火上烧几根毛发那样容易,可如果召外兵进京就好比把杀人的刀交给了别人,到时候就不是我们自己能完全控制的了。”何进根本没有听陈琳的劝告,派人给拥兵 并州的董卓送了一封信,要他迅速带兵进洛阳,以诛杀宦官。> >   诛杀宦官本来是应该秘密进行的事,可何进却向百里以外的豪强求援,事情怎么会不泄露!结果宦官得到消息后先杀死了何进,而袁绍又杀宦官。在这场血雨腥风中,宦官与外戚两败俱伤,而何进召来的董卓却已带兵到了洛阳,掌握了大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