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禅 曹操釜底抽薪用口袋阵大破刘备
曹操釜底抽薪用口袋阵大破刘备 曹操布口袋阵,截断刘备退路,然后围追截杀,致使刘备死里逃生。这在兵法上是一大要诀。断敌归路直接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败。解决事情的办法不一定
曹操釜底抽薪用口袋阵大破刘备

曹操布口袋阵,截断刘备退路,然后围追截杀,致使刘备死里逃生。这在兵法上是一大要诀。断敌归路直接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败。解决事情的办法不一定从正面进行,避实就虚,抓取对方弱点或要害处下手更有效。> > 一、曹操破刘备> > 刘备在汝南得刘辟、龚都数万之众。听说曹操提军出征河北袁绍,乃令刘辟守汝南,刘备亲自引兵乘虚来攻许昌。曹操闻之大惊,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操自提大兵往汝南来迎刘备。> > 却说刘备与关、张、赵云等,引兵欲袭许都。行近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杀来,刘备便于穰山下寨,军分三队:云长屯兵于东南角上,张飞屯兵于西南角上,玄德与赵云于正南立寨。> > 曹操兵至,玄德鼓噪而出。操布成阵势,叫刘备答话。刘备出马于门旗下。操以鞭指骂曰:“吾待汝为上宾,汝何背义忘恩?”刘备曰:“汝托名汉相,实为国 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遂于马上朗诵衣带诏。操大怒,教许褚出战。刘备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忽然喊声大震, 东南角上,云长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处一齐掩杀。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当,大败而走。刘备得胜回营。> > 次日,又使赵云搦战。操兵旬日不出。刘备再使张飞搦战,操兵亦不出。刘备愈疑。忽报龚都运粮至,被曹军围住,玄德急令张飞去救。忽又报夏侯淳引军抄背后径取汝南,刘备大惊曰:“若如此,吾前后受敌,无所归矣!”急遣云长救之。两军皆去。> > 曹操破刘备> > 曹操破刘备,采用断敌归路、劫其粮草、围追堵截的方法,全是致人于死地的狠招。> > 不一日,飞马来报夏侯淳已打破汝南,刘辟弃城而走,云长现今被围。刘备大惊。又报张飞去救龚都,也被围住了。刘备急欲回兵,又恐曹兵后面偷袭。忽报寨外 许褚搦战。刘备不敢出战,候至天明,教军士饱餐,步军先起,马军后随,寨中虚传更点。刘备等离寨约行数里,转过土山,火把齐明,山头上大呼曰:“休教走了 刘备!丞相在此专等!”刘备慌寻走路。赵云曰:“主公勿忧,但跟某来。”赵云挺枪跃马,杀开条路,刘备掣双股剑后随。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 于禁、李典又到。刘备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玄德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 二、抓主要矛盾> > 曹操破刘备有三手:> > 第一手是夏候淳取汝南,截断刘备归路,使刘备俯背受敌。> > 第二手是劫粮,使刘备军因断粮而无法坚守。> > 第三手是在刘备突围路线上设重重伏兵,沿途劫杀。> > 刘备既不能退,也不能守,突围又遭劫杀,曹操意欲让刘备不得生还,此为釜底抽薪之举。> > 曹操布的是口袋阵,将刘备团团围住,刘备最终得脱,靠的是几员大将的个人突围能力,特别是赵云的保护。从谋篇布局来说,曹操的策略是完美无缺的。断敌归路,劫其粮草,围追堵截,全是致人于死地的狠招。> > 此之谓“釜底抽薪”。> > 《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倒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 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水烧开了,再倒凉水进去是不能真正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柴退掉。做事当抓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 故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 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 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曹操战袁绍就是通过乌巢劫粮得胜的。> > 釜底抽薪的另一杀着,就是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丧失战斗力,不战而败。刘备听说夏候淳取汝南,拔寨而走,不敢战,从拔寨一刻起,从进攻变成了逃命,性质上已经变了,这就决定了刘备的失败。有时心理战术比行为战术更重要。
很赞哦!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