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 看看我国唐代是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的?区别是怎样的?

火烧 2021-09-19 10:33:20 1037
看看我国唐代是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的?区别是怎样的? 唐朝的交通事故(资料图)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的6月,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男一女两个8岁的

看看我国唐代是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的?区别是怎样的?  

唐朝的交通事故(资料图)

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的6月,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男一女两个8岁的孩童,被一辆奔驰的牛车撞成重伤,引出了一场刑事附加民事的官司。

6月份的高昌城,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市民史拂8岁的儿子金儿和曹没冒8岁的女儿想子,在商人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时,被一辆拉土坯的牛车撞伤,两个孩子腰部以下全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

肇事人是行客靳嗔奴的年工,30岁的年轻男子康失芬。行客就是来高昌做生意的外地人,年工就是雇佣一年的长工。这个案件的卷宗是1973年在新疆阿斯塔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的。该卷宗提供的审判程序和处罚原则都比较完整,揭开了1200多年前那次车祸的事实真相,看到了唐代交通肇事处理的具体方法。

唐--绿釉牛车

事情发生后,史拂和曹没冒分别向官府提交了呈辞,陈述了孩子被牛车轧伤的经过,向官府提出了处理的要求,也就是把雇主靳嗔奴告上了法庭。史拂的呈辞这样写道:男金儿8岁,在张游鹤店门前坐,乃被行客靳嗔奴家生活人将车碾损,腰已下骨并碎破,今见困重,恐性命不存,请处分。谨牒。元年建未月日,百姓史拂牒。案件是一个叫舒的法官处理的。在案件调查中,舒先是询问肇事人康失芬,康失芬说牛车是借来的,自己驾驶技术不过关,在牛奔跑的时候,自己力所不逮,以致酿成大祸。法官舒问康失芬有什么打算时,康失芬表示情愿保辜,将医药看待。如不差身死,请求准法科断。态度还算可以。就是先请求保外为伤者治疗,如果受伤的人不幸身亡,再按法律处罚自己。也就是流放三千里。

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 看看我国唐代是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的?区别是怎样的?

按照唐朝法律《唐律疏议》卷二十六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人者减斗杀伤一等。斗杀伤就是故意杀人,最高刑是死刑,比它减一等,就是长流三千里。这是唐代五刑之一的流刑中的最高等级。一般还有附加刑——三年居作,就是三年佩戴枷锁劳动。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交通肇事的处理,是非常认真、非常严格的。也看出了当时的统治者,对交通肇事案件的重视程度。唐朝的牛车肇事与我们现在的飙车肇事、醉驾肇事比起来,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